搜索
首页 《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,便寄崔员外》 遥知竹林下,星使对星郎。

遥知竹林下,星使对星郎。

意思:遥知竹林下,星星使对星郎。

出自作者[唐]岑参的《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,便寄崔员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争和和平的对比,通过描绘一个士兵在战场和他在家乡的生活,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。 首先,诗中描述了士兵在战场上的生活。他带着满腹的诗词和才华,却为何身处战场?“词赋满书囊”暗示了他的文化素养和才华横溢,然而“胡为在战场”却表达了他的无奈和困惑。他身着铠甲,手持宝剑,在战场上英勇杀敌,这无疑是一种残酷而悲壮的场景。然而,诗中又描绘了他的荣誉和尊严,“邑里挂铜章”,他因战功而获得官职,这无疑是一种荣耀。 然后,诗中描绘了士兵在故乡的生活。马儿飞驰千里,凫鸟向五凉飞去,这象征着他的自由和无拘无束。“遥知竹林下,星使对星郎”描绘了一个和平、宁静的画面,星使与星郎相对,象征着朝廷的重视和信任。这里与战场的残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士兵在战场和家乡的生活,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。士兵的才华和荣誉在战场上得到了体现,而在家乡,他过上了自由、宁静的生活。这种对比让人深思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。同时,诗中的“星使对星郎”也暗示了朝廷的重视和信任,表达了对公正、公平社会的向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词赋满书囊,胡为在战场。
行间脱宝剑,邑里挂铜章。
马疾飞千里,凫飞向五凉。
遥知竹林下,星使对星郎。
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岑参工诗,长于七言歌行,代表作是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。现存诗三百六十首。对边塞风光,军旅生活,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,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。风格与高适相近,后人多并称“高岑”。有《岑参集》十卷,已佚。今有《岑嘉州集》七卷(或为八卷)行世。《全唐诗》编诗四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星郎

    读音:xīng láng

    繁体字:星郎

    意思:《后汉书•明帝纪》:“馆陶公主为子求郎,不许,而赐钱千万。谓群臣曰:‘郎官上应列宿,出宰百里,苟非其人,则民受殃,是以难之。’”后因称郎官为“星郎”。
      ▶唐·岑参《送李别将摄伊

  • 竹林

    读音:zhú lín

    繁体字:竹林

    英语:bamboo grove

    意思:
     1.竹子丛生处。
      ▶《山海经•大荒北经》:“﹝附禺之山﹞丘南,帝俊竹林在焉,大可为舟。”
      ▶《

  • 遥知

    读音:yáo zhī

    繁体字:遙知

    意思:(遥知,遥知)
   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。
      ▶唐·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诗: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
      ▶宋·王安石《梅花》诗:“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