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十三夜莲蓉湖与周锡臣张鸣教对月有怀安茂卿》 芙蓉泣露红芳早,欲寄佳人奈涉江。

芙蓉泣露红芳早,欲寄佳人奈涉江。

意思:芙蓉泣露红芳早,想借佳人怎么渡过长江。

出自作者[明]王稚登的《十三夜莲蓉湖与周锡臣张鸣教对月有怀安茂卿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仙侣相携醉玉缸,暮山浮黛水淙淙》是一首描绘中秋时节,月圆人团圆,仙侣相携,醉卧玉缸的美丽场景的诗。诗中描绘了暮色中的山峦,如黛色般沉静,水流淙淙,如诗如画。 “何人不赏中秋闰,几度能逢八月双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中秋时节,月圆人团圆的美好寓意,无论何时何地,中秋都是人们期待团圆的重要时刻。 “云里闻歌声隔寺,花间吹笛手临窗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中秋夜晚的美丽场景,云雾缭绕,歌声隔寺传来,花间吹笛,笛声悠扬。 “芙蓉泣露红芳早,欲寄佳人奈涉江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芙蓉花早开泣露的美丽景象,想要寄给佳人欣赏,但无奈要涉江跋山。这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之情。 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描绘了中秋时节的美丽场景和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之情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中秋团圆的美好寓意,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寓意的诗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中秋时节的美丽场景和诗人情感表达的诗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仙侣相携醉玉缸,暮山浮黛水淙淙。
何人不赏中秋闰,几度能逢八月双。
云里闻歌声隔寺,花间吹笛手临窗。
芙蓉泣露红芳早,欲寄佳人奈涉江。
作者介绍
王稚登是明朝著名诗人、文学家,他的诗歌作品清新自然,富有情感色彩,被誉为“江南诗派”代表之一。同时,他还是一位文化人、教育家,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以下是对王稚登的评价:
诗歌天才:王稚登的诗歌作品给人以自由、清新、自然的感觉,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。他的诗歌风格自由奔放,常常运用对比、夸张等手法,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和生命力。
教育家:王稚登也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,他主张崇尚天人合一的教育,认为不仅要注重智慧的培养,还要重视心灵的培养。他在教育理念方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:王稚登在文学、书法、绘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,他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个人天赋的优异,也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。王稚登是一位文化自信、文化自觉的知名人物,他在承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红芳

    读音:hóng fāng

    繁体字:紅芳

    意思:(红芳,红芳)
    指红花。
      ▶唐·陈子昂《感遇诗》:“但恨红芳歇,凋伤感所思。”
      ▶前蜀·韦庄《诉衷情》词:“碧沼红芳烟雨凈,倚兰桡。”
      ▶元张翥

  • 佳人

    读音:jiā rén

    繁体字:佳人

    短语:材 人才 材料 天才 奇才 英才

    英语:beautiful woman

    意思:
     1.美女。
      ▶宋玉《登徒

  • 芙蓉

    读音:fú róng

    繁体字:芙蓉

    短语:莲花

    英语:lotus

    意思:
     1.荷花的别名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离骚》:“制芰荷以为衣兮,集芙蓉以为裳。”
     

  • 泣露

    读音:qì lù

    繁体字:泣露

    意思:谓滴露。
      ▶唐·李贺《李凭箜篌引》:“昆山玉碎凤凰叫,芙蓉泣露香兰笑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贺《南山田中行》:“云根苔藓山上石,冷红泣露娇啼色。”参见“泫露”。

    <
  • 涉江

    读音:shè jiāng

    繁体字:涉江

    解释:《楚辞·九章》篇名。战国楚人屈原作。篇中记叙了作者渡过江、湘南下的放逐路程,并表达了至死不回的坚贞信念和决不与楚国黑暗势力妥协的决心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