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桃花庵遇仙记》 花中不知日月短,岂料世上已千年。

花中不知日月短,岂料世上已千年。

意思:花上不知道时间短,岂料世上已千年。

出自作者[明]唐寅的《桃花庵遇仙记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桃花诗,描绘了桃花树下的一次相遇,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。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桃花树下的一次初遇,以及种桃树的人和看花红的美景。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期待仙人到来的情景,以及桃花在春风中欢笑的场景。当仙人突然出现时,桃花和人面都显得格外红润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 接下来,诗人将笔触转向了桃花谷里的桃花仙,描述了美人树下眠的情景,以及花魂酿成的桃花酒。诗人通过这些描述,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,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。 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,以及不愿陷入世俗的决心。诗人宁愿在花中保持纯洁和自由,成为花仙。春来时,花香随风送来,诗人枕着花下安然入睡。诗人通过这种方式,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。 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,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。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美好的世界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由和纯洁的追求,以及对世俗的拒绝,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那时那日此门中,桃花树下初相逢。
只见仙人种桃树,未闻仙人看花红。
朝朝期待仙人顾,日日桃花笑春风。
忽闻仙踪一朝至,桃花人面分外红。
桃花谷里桃花仙,桃花美人树下眠。
花魂酿就桃花酒,君识花香皆有缘。
美酒消愁愁不见,醉卧花下枕安然。
花中不知日月短,岂料世上已千年。
不入浊世凡尘染,情愿枝头做花仙。
春来三月香风送,便是花奴问君安。
作者介绍
唐寅(1470年3月6日-1524年1月7日),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,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。字伯虎,后改字子畏,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鲁国唐生、逃禅仙吏等,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,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。

唐寅的始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,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,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“晋昌唐寅”落款。而到了唐初,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,被封为“莒国公”,所以唐寅也常常自称“鲁国唐生”。到了明代,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,死于土木堡之役。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、桥里间一代。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,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。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,唐寅不负父望,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。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,次年入京应战会试。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,从此游荡江湖,埋没于诗画之间,终成一代名画家。

绘画宗法李唐、刘松年,融会南北画派,笔墨细秀,布局疏朗,风格秀逸清俊。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,色彩艳丽清雅,体态优美,造型准确;亦工写意人物,笔简意赅,饶有意趣。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,洒脱秀逸。书法奇峭俊秀,取法赵孟頫。

绘画上与沈周、文徵明、仇英并称“吴门四家”,又称“明四家”。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文徵明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日月

    读音:rì yuè

    繁体字:日月

    英语:life

    意思:
     1.太阳和月亮。
      ▶《易•离》:“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秋怀诗》之一:“羲和驱日月,疾急不

  • 不知

    读音:拼音:bù zhī 五笔:gitd

    不知的解释

   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

    词语分解

    •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
  • 料世

    读音:liào shì

    繁体字:料世

    意思:揣度时势。
      ▶晋·葛洪《抱朴子•嘉遁》:“侥求之徒,昧乎可欲,集不择木,仕不料世。”

    解释:1.揣度时势。

  • 千年

    读音:qiān nián

    繁体字:千年

    英语:millenary

    意思:极言时间久远。
      ▶晋·陶渊明《輓歌诗》:“幽室一已闭,千年不复朝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