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吴门 六》 春色总怜歌舞地,万花缭乱为谁开?

春色总怜歌舞地,万花缭乱为谁开?

意思:春天的景色总喜欢歌舞的地方,万花缭乱为谁开?

出自作者[近代]苏曼殊的《吴门 六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哀愁和迷茫的情感,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思。 首句“水驿山城尽可哀”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景象,水边的驿站和山上的城市都显得孤寂而凄凉,给人一种无尽的悲哀之感。这种情景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。 次句“梦中衰草凤凰台”引入了一个梦境中的意象,衰草和凤凰台,寓意着曾经的辉煌已经消逝,只剩下衰败和遗憾。这种对比进一步强化了首句所表现的哀愁情绪。 第三句“春色总怜歌舞地”中的“春色”和“歌舞地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春色是生机勃勃的,而歌舞地则是欢乐繁华的。但“怜”字却表达了诗人对春色和歌舞地的悲伤怜悯,暗示着这种繁华和生机并不能掩盖住内心的哀伤。 最后一句“万花缭乱为谁开?”以万花缭乱的景象结尾,表达了诗人在哀愁和迷茫中寻求答案而不得的困惑。万花缭乱,却无人欣赏,这无疑加深了诗人的内心苦闷。 整首诗充满了哀愁和迷茫的情绪,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思。同时,诗中的意象和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理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水驿山城尽可哀,梦中衰草凤凰台。
春色总怜歌舞地,万花缭乱为谁开?
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
苏曼殊(1884—1918),近代作家、诗人、翻译家,广东香山县(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)人。原名戬,字子谷,学名元瑛(亦作玄瑛),法名博经,法号曼殊,笔名印禅、苏湜。光绪十年(公元1884年)生于日本横滨,父亲是广东茶商,母亲是日本人。

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,通晓汉文、日文、英文、梵文等多种文字,可谓多才多艺,在诗歌、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,后人将其著作编成《曼殊全集》(共5卷)。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,苏曼殊曾在《民报》、《新青年》等刊物上投稿,他的诗风“清艳明秀”,别具一格,在当时影响甚大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缭乱

    读音:liáo luàn

    繁体字:繚亂

    短语:纷乱

    英语:confused; in a turmoil

    意思:(缭乱,缭乱)
    撩乱;纷乱。缭,通“撩”。
      ▶唐

  • 春色

    读音:chūn sè

    繁体字:春色

    英语:spring scenery

    意思:
     1.春天的景色。
      ▶南朝·齐·谢朓《和徐都曹》:“宛·洛佳遨游,春色满皇州。”
      ▶宋·叶绍

  • 歌舞

    读音:gē wǔ

    繁体字:歌舞

    短语:载歌载舞

    英语:song and dance

    意思:
     1.歌唱和舞蹈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车舝》:“虽无德与女,式歌且舞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