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诗一首》 山木不知官况味,也随红日上东郎。

山木不知官况味,也随红日上东郎。

意思:山上的树木不知道官滋味,也随红太阳上东郎。

出自作者[宋]欧阳修的《诗一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七言绝句。 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人言清禁紫薇郎”,这是对紫薇郎的描述,暗示了诗人正在担任某种高级官职。而“草诏紫薇花影傍”则进一步描绘了官场生活的场景,花影映照在诏书上,象征着权力的行使。 接着,“山木不知官况味”一句,诗人以山木为喻,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冷淡和无趣,暗示了自己对权力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。 最后,“也随红日上东郎”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,尽管官场生活可能无趣,但诗人仍然愿意随着红日东升,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,既有权力的诱惑,也有对自由的向往,既有对过去的怀念,也有对未来的期待。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,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内涵和启示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人言清禁紫薇郎,草诏紫薇花影傍。
山木不知官况味,也随红日上东郎。
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
欧阳修(1007年8月1日-1072年9月22日),字永叔,号醉翁、六一居士,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)人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。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官至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,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累赠太师、楚国公。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,并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被后人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。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,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。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,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。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,也对诗风、词风进行了革新。在史学方面,也有较高成就,他曾主修《新唐书》,并独撰《新五代史》。有《欧阳文忠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山木

    读音:shān mù

    繁体字:山木

    意思:
     1.山中的树木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昭公三年》:“山木如市,弗加于山;鱼盐蜃蛤,弗加于海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过瞿溪山僧》诗:“钻燧断山木,掩岸墐万户。”

  • 况味

    读音:kuàng wèi

    繁体字:況味

    英语:circumstances and sentiment

    意思:(况味,况味)
    景况和情味。
      ▶宋·范仲淹《与工部同年书》:“工部同年,近日

  • 不知

    读音:拼音:bù zhī 五笔:gitd

    不知的解释

   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

    词语分解

    •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
  • 官况

    读音:guān kuàng

    繁体字:官況

    意思:(官况,官况)

     1.居官的境遇。
      ▶唐·李中《赠永真杜翱少府》诗:“爱静不嫌官况冷,苦吟从听鬓毛苍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减字木兰花•送赵令》词: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