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洛阳少年行》 铜驼陌上桃花红,洛阳无处无春风。

铜驼陌上桃花红,洛阳无处无春风。

意思:铜驼陌上桃花红,洛阳无处没有春风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洛阳少年行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在洛阳春猎的诗。诗人以生动而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猎图景,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。 首句“铜驼陌上桃花红”,以铜驼路、桃花盛开的景象引出洛阳的春天,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。第二句“洛阳无处无春风”,一语道出洛阳春天的盛景,春风无处不在,充满了整个城市。 接着,诗人描绘了猎人骑着青丝结尾的连钱骢马,相从射猎于北邙东的场景。马匹矫健,猎人英勇,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射猎的热闹和紧张气氛。而“东鞭纵镝未云毕,青山围围载红日”进一步描绘了射猎的过程,箭矢飞纵,围猎在青山红日之间,气氛热烈而紧张。 最后两句“云分电散无影迹,黄鸡示鸣已复出”描绘了狩猎结束后,猎人们散去,只留下黄鸡鸣叫的场景,暗示着一天的结束和新的一天的开始。 整首诗以春猎为主线,描绘了洛阳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生机勃勃的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。同时,诗人的描绘细腻入微,语言生动,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美好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铜驼陌上桃花红,洛阳无处无春风。
青丝结尾连钱骢,相从射猎北邙东。
东鞭纵镝未云毕,青山围围载红日。
云分电散无影迹,黄鸡示鸣已复出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铜驼

    引用解释

    亦作“ 铜駞 ”。 1.铜铸的骆驼。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。 晋 陆翙 《邺中记》:“二铜駞如马形,长一丈,高一丈,足如牛,尾长三尺,脊如马鞍,在 中阳门 外,夹道相向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物异》:“ 汉元帝 竟陵 元年, 长陵 铜驼生毛,毛端开花。” 元 萨都剌 《梅仙山行》:“ 咸阳 秋色压宫树,金人夜泣铜驼悲。” 清 唐孙华

  • 洛阳

    读音:luò yáng

    繁体字:洛陽

    英语:loyang

    意思:(洛阳,洛阳)
    牡丹的别称。因唐·宋时洛阳盛产牡丹,故称。
      ▶明徐渭《牡丹赋》:“何名花之盛美,称洛阳为无双,东青州而南

  • 桃花

    读音:táo huā

    繁体字:桃花

    短语:水葫芦 栀子 款冬 紫菀 山花 晚香玉 芍药 刨花 鸡冠花 夹竹桃 康乃馨 风信子 报春花 玫瑰 紫罗兰 唐 金盏花 美人蕉 鸢尾 藏红花 水仙 菁 樱花 木

  • 春风

    读音:chūn fēng

    繁体字:春風

    英语:spring breeze

    意思:(春风,春风)

     1.春天的风。
      ▶战国·楚·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寤春风兮发鲜荣,絜斋俟兮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