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次李侍郎见赠韵》 要识我侬真面目,广寒宫里看蟾蜍。

要识我侬真面目,广寒宫里看蟾蜍。

意思:要知道我侬真面目,广寒宫里看癞蛤蟆。

出自作者[宋]白玉蟾的《次李侍郎见赠韵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和思想的诗歌,充满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。 首句“家居琼馆海山隅,腹内包藏三教书”,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——如同琼馆海山的一隅,而诗人的内心则如同一个装满了知识的宝库,包藏了三教(儒、释、道)的教诲。这里的“琼馆”和“海山”可能都是象征着诗人的居所环境之优美和高雅,而“腹内包藏三教书”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。 “明月清风为活计,蓬头跣足走寰区。”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方式,他以明月清风为生计,不拘世俗的束缚,蓬头跣足(即不穿鞋袜)行走于世界各地。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的追求,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豁达和洒脱。 “玉炉丹熟斟琼醑,金阙朝回唱步虚。”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生活中的另一面,他炼丹制药,饮酒作诗,在金阙(宫殿名)朝会后唱步虚歌。这里既有对道家生活的描绘,也有对诗人闲适生活的描绘。 “要识我侬真面目,广寒宫里看蟾蜍。”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追求,他希望了解自己的真实面貌,于是去广寒宫(月宫)看蟾蜍(月兔)。这里的广寒宫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净和明镜,而蟾蜍则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智慧和洞察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、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自我认知的探索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思想,展示了他的豁达、洒脱、自由和智慧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家居琼馆海山隅,腹内包藏三教书。
明月清风为活计,蓬头跣足走寰区。
玉炉丹熟斟琼醑,金阙朝回唱步虚。
要识我侬真面目,广寒宫里看蟾蜍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白玉蟾(1194-1290),南宋时人,内丹理论家。

南宗的实际创立者,创始金丹派南宗,金丹派南五祖之一。

生卒年待考,原名葛长庚,本姓葛,名长庚。字如晦,号琼琯,自称神霄散史,海南道人,琼山老人,武夷散人。定居福建闽清。

祖籍福建闽清,生于海南琼州。幼聪慧,谙九经,能诗赋,长于书画,12岁时举童子科,作《织机》诗;才华横溢,著作甚丰。

自幼从陈楠学丹法,嘉定五年(1212)八月秋,再遇陈楠于罗浮山,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。

他曾云游罗浮、武夷、天台、庐山,阁皂等地,寻师访友,学道修炼,经历过食不果腹、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。他在云游途中,先后收留元长、彭耜、陈守默、詹继瑞为徒。据称‘四方学者,来如牛毛‘,影响日益扩大,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。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,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广寒宫

    传说 唐玄宗 于八月望日游月中,见一大宫府,榜曰:“广寒清虚之府”。见旧题 唐 柳宗元 《龙城录·明皇梦游广寒宫》。后因称月中仙宫为“广寒宫”。 唐 鲍溶 《宿水亭》诗:“夜深星月伴芙蓉,如在 广寒宫 里宿。”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若到 广寒宫 ,须有一万亿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白于玉》:“童导入 广寒宫 ,内以水晶为阶,行人如在镜中。”

    读音:guǎng h

  • 广寒

    读音:guǎng hán

    繁体字:廣寒

    意思:(广寒,广寒)

     1.即广寒宫。
      ▶唐·陆龟蒙《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》诗:“三清今日聚灵官,玉刺齐抽谒广寒。”
      ▶宋·杨万里《木犀初发呈张功父》诗

  • 蟾蜍

    读音:chán chú

    繁体字:蟾蜍

    短语:癞蛤蟆

    英语:toad

    意思:亦作“蟾蠩”。亦作“蟾诸”。
     
     1.两栖动物。俗称癞蛤蟆。形似蛙而大,背面多呈黑绿色

  • 我侬

    读音:wǒ nóng

    繁体字:我儂

    意思:(我侬,我侬)
    方言。我。
      ▶唐·司空图《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》诗之七:“王老小儿吹笛看,我侬试舞尔侬看。”
      ▶宋·文莹《湘山野录》卷中:“武肃(钱镠)觉其欢意不

  • 寒宫

    读音:hán gōng

    繁体字:寒宮

    意思:(寒宫,寒宫)
    犹冷宫。
      ▶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八回:“﹝太子﹞在寒宫见了娘娘,母子天性,面带泪痕。”
      ▶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八回:“陛下见了寒宫母亲落泪,才惹起刘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