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蜀客》 蜀客南行祭碧鸡,木绵花发锦江西。

蜀客南行祭碧鸡,木绵花发锦江西。

意思:蜀人南行祭碧鸡,木棉花开发锦江西。

出自作者[唐]张籍的《送蜀客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四川地区风景和人文的诗,通过对祭奠碧鸡、木棉花和猩猩的描绘,展现了四川的独特风情。 首句“蜀客南行祭碧鸡”,点明诗人是一位来自四川之外的“蜀客”,而他之所以要“南行祭碧鸡”,显然是因为木棉花开季节已到。祭奠碧鸡是四川的一种习俗,而木棉花是祭奠必备的供品。此句也暗示了诗人初到四川,对这里的风土人情还相当生疏。 第二句“木绵花发锦江西”,是对眼前景色的具体描绘。木棉花开如火,花色洁白,与木棉枝条的深色调相衬,十分醒目。锦江西,即锦江之西,暗示诗人此时身在锦江之东的客边。这句诗不仅点明了诗人所处之地,而且通过“木绵花”的出现,为全诗定下了温暖的基调。 第三句“山桥日晚行人少”,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村黄昏图,桥边只有诗人自己一个人。这句诗既照应了前文的“蜀客南行”,又为后文的“猩猩树上啼”埋下伏笔,使读者对这首诗的意境有更深入的理解。 最后一句“时见猩猩树上啼”,是全诗的高潮。猩猩,是一种珍贵的动物,在此并非实指,而是借其神秘色彩增添诗的韵味。这句诗描绘了猩猩在树上啼叫的场景,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,也使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多元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祭奠、风景、动物等元素,展现了四川地区的独特风情和人文景观。同时,诗中流露出初到四川的蜀客对当地风俗和人情的生疏感,以及他独自在山桥边祭奠和欣赏风景的孤独感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蜀客南行祭碧鸡,木绵花发锦江西。
山桥日晚行人少,时见猩猩树上啼。
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
张籍(约766年—约830年),字文昌,唐代诗人,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汉族,先世移居和州,遂为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世称“张水部”、“张司业”。张籍为韩门大弟子,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,并称“张王乐府”。代表作有《秋思》、《节妇吟》、《野老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蜀客

    读音:shǔ kè

    繁体字:蜀客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旅居在外的蜀人。
      ▶唐·刘禹锡《竹枝词》之四:“日出三竿春雾消,江头蜀客驻兰桡。”
      ▶唐·雍陶《闻杜鹃》诗:“蜀客春城闻蜀鸟,思归声引未归心。”

  • 木绵

    读音:mù mián

    繁体字:木綿

    意思:(木绵,木绵)
    见“木棉”。

    解释:1.见\"木棉\"。

    造句:木绵豆腐1块(300g)、黑芝麻少许

  • 锦江

    读音:jǐn jiāng

    繁体字:錦江

    英语:Jin Jiang River

    意思:(锦江,锦江)
    岷江分支之一,在今四川·成都平原。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艷,濯于他水,则锦色暗淡,故称。

  • 绵花

    读音:mián huā

    繁体字:綿花

    意思:(绵花,绵花)
    即棉花。绵,通“棉”。
      ▶明·王世懋《闽部疏》:“昔闻长老言,广人种绵花,高六七尺,有四五年不易者。”
      ▶清程含章《论洋害》:“诸番所产之货,

  • 江西

    读音:jiāng xī

    繁体字:江西

    意思:隋·唐以前,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;有时又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江西皆反,此亦天亡秦之时也。”

    <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