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》 雪似鹅毛飞散乱,人披鹤氅立裴回。

雪似鹅毛飞散乱,人披鹤氅立裴回。

意思:雪似鹅毛飞散乱,人披着鹤氅站徘徊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,通过对雪的生动描绘,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 首句“雪似鹅毛飞散乱,人披鹤氅立裴回”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白色的世界,雪花纷飞,如同鹅毛一般,散乱而美丽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诗人披着鹤氅,徘徊不定,仿佛自己也成为了雪的一部分。鹤氅是一种宽大的长袍,常被文人用作闲适的象征,在这里也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境。 “邹生枚叟非无兴,唯待梁王召即来”一句中,诗人借用了邹生和枚叟的故事。传说邹衍和枚皋两人都是奇人,前者被囚禁仍论天道,后者应诏入京却迟迟不到。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并非没有事情可做,只是乐于雪中赏景,等待欣赏雪景的时机,即等待有人召他入京为官。这既表达了诗人的隐逸之心,也流露出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,通过对雪景的生动描绘,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的白色世界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中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引用,丰富了诗歌的内容,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隐逸诗篇,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境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雪似鹅毛飞散乱,人披鹤氅立裴回。
邹生枚叟非无兴,唯待梁王召即来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鹅毛

    读音:é máo

    繁体字:鵝毛

    短语:涓滴

    英语:goose feather

    意思:(鹅毛,鹅毛)

     1.鹅的羽毛。比喻雪。
      ▶唐·司空曙《雪》诗之

  • 散乱

    读音:sǎn luàn

    繁体字:散亂

    英语:dispersion

    意思:(散乱,散乱)
    零乱;杂乱。
      ▶《六韬•火战》:“吾三军恐怖,散乱而走,为之奈何?”汉·贾谊《过秦论下》:“然陈

  • 飞散

    读音:fēi sàn

    繁体字:飛散

    意思:(飞散,飞散)
    飘飞四散。
      ▶汉·王充《论衡•书虚》:“子胥之生,不能从生人营卫其身,自令身死,筋力消绝,精魂飞散,安能为涛?”汉·傅毅《舞赋》:“罗衣从风,长袖交横,骆驿

  • 乱人

    读音:luàn rén

    繁体字:亂人

    意思:(乱人,乱人)

     1.违背正道或制造混乱的人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盗跖》:“汤武以来,皆乱人之徒也。”
      ▶晋·葛洪《抱朴子•行品》:“违道义以趑趄,冒礼刑而

  • 裴回

    读音:péi huí

    繁体字:裴回

    意思:
     1.彷徨。徘徊不进貌。
     
     2.徐行貌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于是楚王乃弭节裴回,翱翔容与。”参见“徘徊”。
     
     3.留恋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