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易内翰》 日日望长沙,忆君城柳斜。

日日望长沙,忆君城柳斜。

意思:天天看长沙,还记得你在柳斜。

出自作者[明]何景明的《寄易内翰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日日望长沙,忆君城柳斜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,它描绘了作者每日眺望长沙的情景,同时也表达了对君城的思念和对当前环境的感慨。 首联“风尘愁燕雀,江海叹龙蛇”,通过描绘风尘和燕雀这两个意象,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环境的忧虑和无奈。风尘象征着混乱和动荡,而燕雀则象征着普通百姓,他们在这风尘之中感到忧愁和无助。江海则象征着广阔的天地和未知的前程,而龙蛇则象征着英雄豪杰,他们在这江海之中感叹世事无常。这一联通过对比和象征,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环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。 颔联“公子天边草,夫人庙口花”,通过描绘公子和夫人这两个形象,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。公子象征着英勇豪杰,夫人则象征着美丽的女子,他们在天边生长,如同草一样自由自在,而在夫人庙口的花也象征着美好和希望。这一联通过对比和象征,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,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。 颈联“故乡杯酒罢,遥亦念京华”,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京华的牵挂。这一联通过对比和转折,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京华的复杂情感。故乡是作者成长的地方,有着亲人和朋友,而京华则是作者向往的地方,有着繁华和机遇。这一联通过对比和转折,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京华的思念和牵挂,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。 总体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象、表达情感和思考人生,展现了作者对当前环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。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,也有对故乡和京华的思念和牵挂,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。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,情感真挚而深沉,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日日望长沙,忆君城柳斜。
风尘愁燕雀,江海叹龙蛇。
公子天边草,夫人庙口花。
故乡杯酒罢,遥亦念京华。
作者介绍
何景明(1483年8月6日—1521年8月5日),字仲默,号白坡,又号大复山人,信阳浉河区人。自幼聪慧,八岁能文,弘治十五年(公元1502年)十九岁中进士,授中书舍人,并任内阁。正德初,宦官刘瑾擅权,何景明谢病归。刘瑾诛,官复原职。官至陕西提学副使。

何景明是明代“文坛四杰”中的重要人物,也是明代著名的“前七子”之一,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。其取法汉唐,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。性耿直,淡名利,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,敢于直谏,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,著有辞赋32篇,诗1560首,文章137篇,另有《大复集》38卷。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长沙

    读音:cháng shā

    繁体字:長沙

    意思:(长沙,长沙)
    见“长沙傅”。

    造句:弗利茨和衣躺在长沙发上。我步行到长沙去,极其兴奋。他趴在长沙发椅上,睡得很熟。长沙发

  • 日日

    读音:rì rì

    繁体字:日日

    意思:每天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哀公十六年》:“国人望君如望岁焉,日日以几。”
      ▶唐·王昌龄《万岁楼》诗:“年年喜见山长在,日日悲看水独流。”
      ▶鲁迅《花边文学•偶感》:“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