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登途怀友人》 京洛遥天外,江河战鼓间。

京洛遥天外,江河战鼓间。

意思:京洛遥天外,江河战鼓之间。

出自作者[唐]吴融的《登途怀友人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日落野原秀,雨余云物闲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,展现了作者在日落雨后,登高望远,遥望京洛,内心愁闷的情感。 首联“日落野原秀,雨余云物闲。”描绘了日落雨后原野的秀美景色。日落时分,天空逐渐暗淡,田野上的万物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秀美。雨后初晴,云物舒缓,万物闲适,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。这两句诗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,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。 颔联“清时正愁绝,高处正跻攀。”表达了作者在清平时代却感到愁闷的心情,他正在高处攀登。这里的“清时”并非指太平盛世,而是表达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敏感和忧虑。“正愁绝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愁闷。而“高处正跻攀”则暗示了作者在追求某种目标,但同时也感到困难和压力。 颈联“京洛遥天外,江河战鼓间。”描绘了作者远望京洛,江河之间似乎传来了战鼓声。这里借战鼓声暗示了战争或动荡的社会背景,京洛之中似乎隐藏着不安的因素。而“遥天外”则表达了作者对京洛的遥远和难以到达的感慨。 尾联“孤怀欲谁寄,应望塞鸿还。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,他似乎在寻找可以倾诉的对象,但又觉得无人可以依靠。他只能向塞鸿寄语,希望它能将他的思念带回故乡。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,以及对故乡的思念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,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社会的敏感感知。语言优美,意象丰富,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日落野原秀,雨余云物闲。
清时正愁绝,高处正跻攀。
京洛遥天外,江河战鼓间。
孤怀欲谁寄,应望塞鸿还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京洛

    读音:jīng luò

    繁体字:京洛

    英语:capital

    意思:亦作“京雒”。
     
     1.洛阳的别称。因东周、东汉均建都于此,故名。
      ▶汉·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子徒习秦·阿房之

  • 战鼓

    读音:zhàn gǔ

    繁体字:戰鼓

    英语:war drum

    意思:(战鼓,战鼓)

     1.古代作战时为鼓舞士气所击的鼓。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奉报寄洛州》诗:“雷辕惊战鼓,剑室动金神

  • 江河

    读音:jiāng hé

    繁体字:江河

    意思:
     1.长江和黄河。
      ▶《墨子•亲士》:“江·河之水,非一源之水也;千镒之裘,非一狐之白也。”
      ▶晋·葛洪《抱朴子•钧世》:“以此易见,比彼难晓,犹沟浍之方江

  • 遥天

    读音:yáo tiān

    繁体字:遙天

    意思:(遥天,遥天)
    犹长空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阮籍《咏怀》之三二:“遥天耀四海,倏忽潜濛汜。”
      ▶唐太宗《望终南山》诗:“重峦俯渭水,碧嶂插遥天。”
      ▶《

  • 外江

    读音:wài jiāng

    繁体字:外江

    意思:
     1.江名。
      ▶长江至湖北·枝江县东分为二支,流经百里洲以南的为外江,至江陵西南与内江合。参阅《嘉庆一统志》卷三四四。
     
     2.江名。
     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