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赠苦行僧》 古殿长鸣磬,低头礼昼灯。

古殿长鸣磬,低头礼昼灯。

意思:古殿长敲磬,低头礼白天灯。

出自作者[唐]雍裕之的《赠苦行僧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寺庙环境和僧人生活的诗,通过对红叶、白毫、古殿、磬声和昼灯等意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寺庙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的敬仰之情。 首句“幽深红叶寺”,诗人以“幽深”形容红叶寺的环境,让人感受到寺庙的静谧和深邃。红叶则象征着秋天的色彩,与寺庙的古朴相映成趣。 次句“清净白毫僧”,诗人笔锋一转,描绘了一位身披白毫袈裟的僧人。这里的“清净”不仅指僧人的外表,更暗示了寺庙的清净氛围和僧人的内心世界。而“白毫”则象征着僧人的智慧和慈悲,进一步突出了僧人的形象。 第三句“古殿长鸣磬”,诗人描绘了寺庙中的古殿和其中的磬声。古殿代表着寺庙的历史和文化,而长鸣的磬声则传递出寺庙的宁静和庄重。 最后一句“低头礼昼灯”,诗人以动作描写表达了对昼灯的敬仰之情。这里的“低头”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谦逊和虔诚,也暗示了寺庙的昼灯具有神秘的力量,值得人们敬仰和礼拜。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和僧人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的敬仰之情。诗人通过对红叶、白毫、古殿、磬声和昼灯等意象的描绘,营造出一种宁静、庄重、神秘的氛围,让人感受到寺庙的魅力。同时,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,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幽深红叶寺,清净白毫僧。
古殿长鸣磬,低头礼昼灯。
作者介绍
雍裕之雍裕之:唐朝人(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)字不详,蜀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。有诗名。工乐府,极有情致。贞元后,数举进士不第,飘零四方。裕之著有诗集一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长鸣

    读音:cháng míng

    繁体字:長鳴

    英语:yowl

    意思:(长鸣,长鸣)

     1.长声鸣叫。
      ▶汉·朱穆《与刘伯宗绝交》诗:“长鸣唿凤,谓凤无德,凤之所趋,与子异域。”<

  • 低头

    读音:dī tóu

    繁体字:低頭

    英语:crouch

    意思:(低头,低头)

     1.垂下头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盗跖》:“﹝孔子﹞色若死灰,据轼低头,不能出气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