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感世》 愁来舍行乐,事去莫吞悲。

愁来舍行乐,事去莫吞悲。

意思:愁来放弃娱乐,事去莫吞悲。

出自作者[唐]曹松的《感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触目尽如幻,幻中能几时》,它是一首表达人生无常和岁月沧桑的诗篇。 首联“触目尽如幻,幻中能几时。”描绘了作者眼中的世界充满了虚幻,而这种虚幻的情境又能持续多久呢?这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,也是对时间的无奈感慨。 颔联“愁来舍行乐,事去莫吞悲。”表达了作者在忧愁之时选择放下繁重的忧愁去享受欢乐,但欢乐过后又不能承受悲伤的痛苦。这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,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接受。 颈联“白发不由己,黄金留待谁。”进一步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助。白发是岁月的痕迹,不由人控制,而黄金则是人们追求的东西,但最终又能留给谁呢?这两句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助,也揭示了人生的虚无。 尾联“耕烟得铭志,翻为古人思。”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耕烟劳作中得到了启示,这种启示让他想起了古人,也让他反思了自己的人生。这是一种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,也是对人生的总结和思考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人生无常和岁月沧桑的主题,通过描绘人生的无奈和无助,以及对人生的反思和思考,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思考。这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触目尽如幻,幻中能几时。
愁来舍行乐,事去莫吞悲。
白发不由己,黄金留待谁。
耕烟得铭志,翻为古人思。
作者介绍
曹松,唐代晚期诗人。字梦徵。舒州(今安徽潜山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,后依建州刺史李频。李死后,流落江湖,无所遇合。光化四年(901)中进士,年已70余,特授校书郎(秘书省正字)而卒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行乐

    读音:xíng lè

    繁体字:行樂

    短语:取乐

    英语:go on the spree

    意思:(行乐,行乐)
    I
    奏乐。
    II

     1.消遣

  • 乐事

    读音:lè shì

    繁体字:樂事

    短语:快事

    英语:gaiety

    意思:(乐事,乐事)

     1.乐于从事所作的事。参见“乐事劝功”。
     
     2.欢

  • 吞悲

    读音:tūn bēi

    繁体字:吞悲

    意思:隐忍悲痛。
      ▶《南史•王藻传》:“吞悲茹气,无所逃诉。”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相和歌辞•反白头吟》:“胡为坐自苦,吞悲仍抚膺。”
      ▶唐·钱起《同邬戴关中旅寓》诗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