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驯应畏法,鸟唤不惊禅。
意思:老虎驯顺应敬畏法律,鸟叫不惊禅。
出自作者[明]高启的《送思上人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名林虽尽废,南去只随缘。<野饭晨留钵,城钟夜到船。<虎驯应畏法,鸟唤不惊禅。<他日期相见,高峰旧塔前。》是一首描绘禅者生活的诗篇,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禅者日常生活中的细节,展现了禅者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。
首联“名林虽尽废,南去只随缘。”描绘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随缘态度。名林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繁华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已经衰败不堪。诗人选择南去,只随缘而定,不刻意追求任何东西,体现了他的超脱和淡然。
颔联“野饭晨留钵,城钟夜到船。”进一步描绘了禅者的日常生活。早晨,禅者从钵中留饭,过着简朴的生活;夜晚,城中的钟声伴随着船只入眠,表现出禅者与世无争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。
颈联“虎驯应畏法,鸟唤不惊禅。”描绘了禅者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。虎驯是因为它畏惧佛法,鸟儿唤叫而禅者却不会惊扰,这进一步强调了禅者的内心平静和与世无争的态度。
尾联“他日期相见,高峰旧塔前。”诗人期待着与禅者的再次相见,地点是在高峰旧塔前。这表明诗人对禅者的敬仰和向往,也表达了诗人对禅者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禅者的日常生活和态度,展现了禅者的超脱、淡然、与世无争和内心的平静。这不仅是对禅者生活的赞美,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。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,寓意深远,值得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