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忆旧游寄致仕了倩寺丞》 海山微出地,湖水远同天。

海山微出地,湖水远同天。

意思:海山微出地,湖水远同天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禹偁的《忆旧游寄致仕了倩寺丞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桥映家家柳,冱通处处莲》是一首描绘美丽自然风景的诗。它以桥、柳树、莲、海山、湖水、潮泥、蟹火等自然元素为切入点,通过细腻的描绘,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。 首句“桥映家家柳”,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桥与柳树相映成趣的画面,仿佛桥在映照着家家户户的柳树。柳树是春天的象征,这一描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温馨。 “冱通处处莲”则展示了另一种景象,冰冻的湖面在春天的暖阳下解冻,莲花开始绽放,无论何处都能看到莲花的美丽。这进一步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。 “海山微出地,湖水远同天”这两句诗描绘了海山在微妙的起伏中显现,湖水则与天空连成一片的景象。这里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空间感,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广阔。 “草没潮泥上”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泥地上的草长势茂盛,淹没了潮水浸湿的土地。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。 “沙明蟹火然”则描绘了沙滩在蟹火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明亮的景象。蟹火在沙滩上燃烧,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美感。 最后,“应随白太守,十只洞庭船”这句诗描绘了十只洞庭船随白太守一起出行的场景,给人一种和谐、美好的感觉,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,以及大自然的壮丽和广阔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。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,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桥映家家柳,冱通处处莲。
海山微出地,湖水远同天。
草没潮泥上,沙明蟹火然。
应随白太守,十只洞庭船。
作者介绍
王禹偁(chēng,954年-1001年):北宋白体诗人、散文家、史学家。字元之,济州钜野(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)人。太平兴国八年进士,历任右拾遗、左司谏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。敢于直言讽谏,因此屡受贬谪。宋真宗即位,召还,复知制诰。后贬至黄州,故世称王黄州,后又迁蕲州病死。

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,文学韩愈、柳宗元,诗崇杜甫、白居易,多反映社会现实,风格清新平易。词仅存一首,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,格调清新旷远。著有《小畜集》《五代史阙文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同天

    读音:tóng tiān

    繁体字:衕天

    意思:谓共存于人世间。
      ▶《晋书•列女传•王广女》:“吾闻父仇不同天,母仇不同地。”

    解释:1.谓共存于人世间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