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满庭芳·花扑鞭梢》 未惯羁游况味,征鞍上、满目凄凉。

未惯羁游况味,征鞍上、满目凄凉。

意思:不习惯束缚在滋味,征鞍上、满眼凄凉。

出自作者[宋]周邦彦的《满庭芳·花扑鞭梢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离别佳人时的内心独白,通过描绘马蹄轻踏、衣袖被风吹动、花扑鞭梢等场景,表达了离别的凄凉和不舍之情。 “花扑鞭梢,风吹衫袖,马蹄初趁轻装”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,花扑鞭梢,风吹衣袖,马蹄轻踏,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离别的氛围和作者的内心感受。 “都城渐远,芳树隐斜阳。未惯羁游况味,征鞍上、满目凄凉。”都城的距离越来越远,芳树隐映着斜阳,这些景色描写不仅表现了离别的距离感,也表达了作者对都城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安。 “今宵里,三更皓月,愁断九回肠”表达了离别之夜的孤独和愁苦,三更皓月更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。 “佳人,何处去,别时无计,同引离觞。但唯有相思,两处难忘”表达了作者对佳人的思念和不舍之情,离别时无法相见,只能把相思之情留在心里。 “去即十分去也,如何向、千种思量。”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之情,即使要离开,也无法消除心中的思念和不舍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通过细节描写和景色描写表现了离别的凄凉和不舍之情,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花扑鞭梢,风吹衫袖,马蹄初趁轻装。
都城渐远,芳树隐斜阳。
未惯羁游况味,征鞍上、满目凄凉。
今宵里,三更皓月,愁断九回肠。
佳人,何处去,别时无计,同引离觞。
但唯有相思,两处难忘。
去即十分去也,如何向、千种思量。
凝眸处,黄昏画角,天远路岐长。
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
周邦彦(1057—1121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,但相当喜欢读书。

神宗赵顼元丰初,在汴京作太学生,写了一篇《汴都赋》,描述当时汴京盛况,歌颂了新法,受到赵顼的赏识,被提拔为太学正。以后十馀年间,在外飘流,作过庐州(今安徽合肥市)教授、溧水(在今江苏省)县令等。哲宗赵煦绍圣三年(1096)以后,又回到汴京,作过国子监主簿、校书郎等官。徽宗赵佶时,提举大晟府(最高音乐机关),负责谱制词曲,供奉朝廷。又外调顺昌府、处州等地。后死于南京(今河南商丘市南)。

周邦彦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,语言曲丽精雅,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。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“正宗”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或“词中老杜”,是公认“负一代词名”的词人,在宋代影响甚大。有《清真居士集》,已佚,今存《片玉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满目凄凉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充满视野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。 续范亭 《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》:“城市凋敝,农村破产,满目凄凉,惨绝人寰。” 陈毅 《过黄泛区书所见》诗:“三过黄泛区,走蹌踉。川原水洗,城社荒落,满目凄凉。” 吴运铎 《把一切献给党·我们的工厂》:“矿山也是满目凄凉:歪斜的门框结上了蛛网,黄鼠狼在倒坍的房舍里安下了家,窑前长满一蓬蓬枯

  • 况味

    读音:kuàng wèi

    繁体字:況味

    英语:circumstances and sentiment

    意思:(况味,况味)
    景况和情味。
      ▶宋·范仲淹《与工部同年书》:“工部同年,近日

  • 羁游

    读音:jī yóu

    繁体字:羈游

    意思:(羁游,羁游)
    亦作“羇游”。
     羁旅无定。
      ▶唐·元稹《诲侄等书》:“吾窃见吾兄自二十年来,以下士之禄,持窘绝之家,其间半是乞丐羇游,以相给足。”
      ▶宋

  • 征鞍

    引用解释

    犹征马。指旅行者所乘的马。 唐 杜审言 《经行岚州》诗:“自惊牵远役,艰险促征鞍。” 宋 谢薖 《蝶恋花》词:“留定征鞍君且住,人间岂有无愁处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记·湘娥思忆》:“王孙何处解征鞍,灵妃怨,瑶瑟与谁弹?” 刘国钧 《饯春词》之一:“若个多情解相忆,征鞍还带落花飞。”

    读音:zhēng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