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绝句六十四首》 自有天然真火用,不须柴炭及吹嘘。

自有天然真火用,不须柴炭及吹嘘。

意思:从有天然真火使用,不需要柴炭和吹嘘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伯端的《绝句六十四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休泥丹灶费工夫,炼药须寻偃月炉。自有天然真火用,不须柴炭及吹嘘。》是关于炼丹术的,表达了作者对炼丹术的看法和对炼丹过程的描述。 首先,“休泥丹灶费工夫”,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炼丹过程的否定。丹灶是炼丹家用来炼制丹药的工具,而“休泥”则表示作者对这种工具的废弃,认为炼丹的过程是无用的,浪费时间和精力。 接着,“炼药须寻偃月炉”,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炼丹方法的探索和寻找。炼药需要寻找合适的炉子,而“偃月炉”则是一种形状像偃月的炉子,可能是一种理想的炼丹工具。 “自有天然真火用”,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炼丹过程中自然力量的赞美。炼丹需要火的力量,但火的力量是自然而然存在的,不需要人为的柴炭和吹嘘。 最后,“不须柴炭及吹嘘”,这句诗是对前面观点的总结,再次强调了炼丹过程中不需要人为干预,只需要自然的真火即可。这也暗示了炼丹过程需要的是顺应自然,而不是强行干预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炼丹过程的否定和对炼丹方法的探索。他认为炼丹过程是无用的浪费时间和精力,需要寻找更好的方法来炼制丹药。同时,他也强调了炼丹过程中自然力量的重要性,认为不需要人为干预,只需要顺应自然即可。这种思想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力量的尊重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休泥丹灶费工夫,炼药须寻偃月炉。
自有天然真火用,不须柴炭及吹嘘。
作者介绍
张伯端(公元983年—1082年),一说(公元984年—1082年),道教南宗初祖,字平叔,号紫阳、紫阳山人,后改名用成(或用诚)。人称“悟真先生”,传为“紫玄真人”,又尊为“紫阳真人”。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自幼博览群书,学贯古今中外,涉猎诸种方术。曾中进士,后谪戍岭南。于成都遇仙人(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)授道,后著书立说,传道天下。

北宋元丰五年(公元1082年)仙逝,飞升前留有《尸解颂》一首:“四大欲散,浮云已空,一灵妙有,法界通融”。

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、道光紫贤真人薛式、泥丸翠虚真人陈楠、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“全真道南五祖”(“北五祖”为:东华帝君王玄甫、正阳帝君钟离权、纯阳帝君吕洞宾、纯佑帝君刘海蟾、辅极帝君王重阳)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不须

    读音:bù xū

    繁体字:不須

    意思:(不须,不须)
    不用;不必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逸民传•周党》:“臣闻尧不须许由、巢父,而建号天下;周不待伯夷、叔齐,而王道以成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志和《渔父歌》:“青篛笠,绿

  • 吹嘘

    读音:chuī xū

    繁体字:吹噓

    短语:树碑立传

    英语:puff

    意思:(吹嘘,吹嘘)

     1.唿气。
      ▶《隋书•儒林传•王孝籍》:“咳唾足以活枯鳞

  • 天然

    读音:tiān rán

    繁体字:天然

    短语:生就 自发 原 原始 天 生 任其自然 天赋 天生 原状

    英语:natural

    意思:
     1.自然赋予的,生

  • 真火

    读音:zhēn huǒ

    繁体字:真火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心中的火。比喻旺盛的生命力。
      ▶宋·苏辙《送杨腾山人》诗:“窗前雪花落,真火中自然。”
     
     2.犹言怒气。
      ▶郭沫若《归去来•在轰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