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》 岁输六百万,江湖极收敛。

岁输六百万,江湖极收敛。

意思:每年捐赠六百万,江湖极限收敛。

出自作者[宋]蔡襄的《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》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。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马子山,俯瞰泗州城和运河的景象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: 1. 创作背景: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,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和政治家。他在泗州(今江苏宿迁)担任过知州,因此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较深的了解。《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》可能是在他任职期间创作的,反映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。 2. 主题: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。作者通过描绘泗州城和运河的美丽景色,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。同时,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。 3. 艺术手法: * 比喻: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,如“泗水东流无尽期”,将泗水比作无尽的流水,形象地表现了泗州的繁荣景象。 * 拟人:诗中将运河比作“天堑”,赋予了运河以生命力,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。 * 排比:诗中使用了排比句式,如“山势巍峨耸翠微,水波荡漾映晴晖”,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。 4. 情感表达:这首诗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,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传达了自己对家乡美好景色的赞美。同时,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,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。 总之,《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》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,既展示了蔡襄对家乡美景的热爱,又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、主题、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都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学习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庙社奠东都,恃德非恃险。
聚兵三十万,待哺无容歉。
西有砥柱峻,菽麦不逾陕。
齐鲁粮食囏,灞水不潋滟。
唯余汴渠利,直贯长淮隒。
岁输六百万,江湖极收敛。
挽送入太仓,因陈失盖弇。
将漕苟不登,汝职兹为忝。
或谓取太多,六路有丰俭。
其间一不熟,饥殍谁能掩。
一旦俾之粟。
是人意常慊。
区处失其宜,斯言反为玷。
尝欲请增减,革孚亦须渐。
连营今饭稻,香美若菱芡。
因循未易论,官曹畏书检。
虚亭一临眺,比比危墙飐。

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
蔡襄(1012年3月7日—1067年9月27日),字君谟,汉族,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(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)人。北宋著名书法家、政治家、茶学家。

天圣八年(1030年),蔡襄登进士第,先后任馆阁校勘、知谏院、直史馆、知制诰、龙图阁直学士、枢密院直学士、翰林学士、三司使、端明殿学士等职,出任福建路转运使,知泉州、福州、开封和杭州府事。治平四年(1067年),蔡襄逝世。累赠少师,谥号“忠惠”。

蔡襄为官正直,所到之处皆有政绩。就任泉州知府时,主持建造万安桥(洛阳桥);就任福州知府时,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;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(省长)时,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;在园林艺术上,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“小龙团”。所著《茶录》总结了古代制茶、品茶的经验,而《荔枝谱》则被称赞为“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”。蔡襄工于书法,诗文清妙,其书法浑厚端庄,淳淡婉美,自成一体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有《蔡忠惠公全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收敛

    读音:shōu liǎn

    繁体字:收斂

    短语:消解 消灭 泯灭 幻灭 荡然无存 消释 没有 过眼烟云 流失 磨灭 消 一去不复返 化为乌有 磨 消失 毁灭 无影无踪 石沉大海 消散 熄灭 付诸东流 破灭

  • 江湖

    读音:jiāng hú

    繁体字:江湖

    短语:人间 人世 尘 红尘 世间 尘世 浊世 阳间 凡

    英语: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

    意思:<

  • 岁输

    读音:suì shū

    繁体字:歲輸

    意思:(岁输,岁输)
    每年运送到京师或指定地点的贡赋。主要是粮米,多由水路运输。
      ▶《新唐书•刘晏传》:“即尽以漕事委晏,故晏得尽其才,岁输始至,天子大悦。”
      ▶唐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