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叹元九》 何人牢落犹依旧,唯有江陵元士曹。

何人牢落犹依旧,唯有江陵元士曹。

意思:什么人牢落还依旧,只有江陵士曹元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叹元九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旧和感慨。诗中描述了作者离开城市五年来,许多同时代的人都已经升迁成为了高官,只有作者自己依旧保持原样。这种对比和反差,引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感慨,以及对那些已经改变的人和事的怀念。 首句“不入城门来五载,同时班列尽官高”,直接点明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,作者不再进入城门,同时代的官员都已经升迁成为了高官。这种对比和反差,让人感到一种失落和孤独。 第二句“同时班列尽官高”中,“同时”二字,暗示了作者已经不再年轻,而那些升官的人,也许正是那些年轻有为、才华横溢的人。这种对比,让人感到一种无奈和失落。 第三句“何人牢落犹依旧?”是对前面对比的反问,作者在问自己,哪些人还在原地不动,依旧保持原样?这种牢落,也许是指那些没有升迁、没有变化的人,他们也许正是那些曾经和自己一起共事的人。 最后一句“唯有江陵元士曹”,作者以江陵元士曹为例,说明只有他依旧保持原样。这种对比和反差,让人感到一种安慰和希望。这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,也许他也会像江陵元士曹一样,保持自己的本色,不被时光所改变。 整首诗以怀旧和感慨为主题,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感慨,以及对那些已经改变的人和事的怀念。同时,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,他相信只有保持自己的本色,才能不被时光所改变。这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不入城门来五载,同时班列尽官高。
何人牢落犹依旧,唯有江陵元士曹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江陵

    读音:jiāng líng

    词语解释

    ⒈  在湖北省中部偏南、长江沿岸。属荆州市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古为中国南北陆路交通要冲。人口36.8万(1995年)。名胜古迹有纪南城(为春秋战国时都城)、古荆州城(三国时蜀将关羽曾镇守于此)、八宝山、开元观、元妙观等。

  • 元士

    读音:yuán shì

    繁体字:元士

    意思:
     1.周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王制》:“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,天子之卿视伯,天子之大夫视子男,天子之元士视附庸。”
      ▶孔颖达疏:“天子之士所以称元

  • 牢落

    读音:láo luò

    繁体字:牢落

    意思:
     1.犹寥落。稀疏零落貌;零落荒芜貌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司马相如<上林赋>》:“牢落陆离,烂熳远迁。”
      ▶李善注:“牢落陆离,群奔走也。牢落,犹辽落也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