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再用韵奉留聪父》 何苦相逢又相别,不如供米寓僧居。

何苦相逢又相别,不如供米寓僧居。

意思:何必相逢又相区别,不如供米寓居僧居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元干的《再用韵奉留聪父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再用韵奉留聪父》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诗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张元干与聪父分别之际,为了表达对聪父的感激之情和留恋之意而写的。 诗中,张元干首先表达了自己对聪父的敬仰之情,称赞他“才气如虹”,并表示自己愿意追随聪父的脚步,向他学习。接着,张元干又提到了聪父的品德高尚,称他为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并表示自己希望能够像聪父一样,保持一颗纯净的心。最后,张元干表达了自己对聪父的留恋之情,希望他能够留下来,继续与他交往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,情感真挚动人,表达了作者对聪父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,以及对纯洁友谊的珍视和向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长饥方朔笑侏儒,岁晚还惊大小余。
客里论文聊把酒,闲来会面胜通书。
薄寒欺醉悲清夜,孤月流光怅碧虚。
何苦相逢又相别,不如供米寓僧居。
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
张元干(1091年—约1161年),字仲宗,号芦川居士、真隐山人,晚年自称芦川老隐。芦川永福人(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)。历任太学上舍生、陈留县丞。金兵围汴,秦桧当国时,入李纲麾下,坚决抗金,力谏死守。曾赋《贺新郎》词赠李纲,后秦桧闻此事,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。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,客死他乡,卒年约七十,归葬闽之螺山。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“词坛双璧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何苦

    读音:hé kǔ

    繁体字:何苦

    短语:何必

    英语:why bother

    意思:
     1.有何苦衷,有什么不得已的理由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黥布列传》:“﹝上﹞与布相望见

  • 相逢

    读音:xiāng féng

    繁体字:相逢

    短语: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

    英语:come across

    意思:彼此遇见;会见。
      ▶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跳

  • 不如

    读音:bù rú

    繁体字:不如

    英语:not equal to

    意思:
     1.比不上。
      ▶《易•屯》:“君子几不如舍,往吝。”
      ▶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•勉学》:“谚曰,积

  • 僧居

    读音:sēng jū

    繁体字:僧居

    意思:僧舍;佛寺。
      ▶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摺:“身荣难忘借僧居,愁来犹记题诗处。”

    解释:1.僧舍;佛寺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