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赴嘉州过城固县,寻永安超禅师房》 门外不须催五马,林中且听演三车。

门外不须催五马,林中且听演三车。

意思:门外不需要催促马儿,林中并且听演三车。

出自作者[唐]岑参的《赴嘉州过城固县,寻永安超禅师房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冬日寺院生活的诗,诗中描绘了寺院中枇杷冬花盛开,老僧相见时的场景,以及寺院冬日的宁静和美好。 首句“满寺枇杷冬著花,老僧相见具袈裟”描绘了寺院中枇杷冬花盛开的景象,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。接着,“老僧相见具袈裟”一句,描绘了老僧见到诗人时的场景,袈裟是佛教的象征,这一细节描绘了诗人与老僧之间的亲切交流,也暗示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尊重。 “汉王城北雪初霁,韩信台西日欲斜”两句描绘了寺院冬日的景象,雪后初霁,夕阳西下,给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感觉。这两句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,即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,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欣赏。 “门外不须催五马,林中且听演三车”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寺院生活的喜爱和欣赏,他认为在寺院门外不需要催促马匹前行,而在林中可以听老僧讲解三车之理。这一细节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,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。 最后,“岂料巴川多胜事,为君书此报京华”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巴川美景的赞美和感慨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。这一结尾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,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寺院冬日的景象和老僧相见时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,以及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信仰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,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满寺枇杷冬著花,老僧相见具袈裟。
汉王城北雪初霁,韩信台西日欲斜。
门外不须催五马,林中且听演三车。
岂料巴川多胜事,为君书此报京华。
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岑参工诗,长于七言歌行,代表作是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。现存诗三百六十首。对边塞风光,军旅生活,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,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。风格与高适相近,后人多并称“高岑”。有《岑参集》十卷,已佚。今有《岑嘉州集》七卷(或为八卷)行世。《全唐诗》编诗四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五马

    读音:wǔ mǎ

    繁体字:五馬

    英语:official of a county

    意思:(五马,五马)

     1.《玉臺新咏•日出东南隅行》:“使君从南来,五马立踟蹰。”
      ▶汉时太

  • 不须

    读音:bù xū

    繁体字:不須

    意思:(不须,不须)
    不用;不必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逸民传•周党》:“臣闻尧不须许由、巢父,而建号天下;周不待伯夷、叔齐,而王道以成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志和《渔父歌》:“青篛笠,绿

  • 三车

    (1).佛教语。喻三乘。谓以羊车喻声闻乘(小乘),以鹿车喻缘觉乘(中乘),以牛车喻菩萨乘(大乘)。见《法华经·譬喻品》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缘觉声闻合赞》:“诱以涅槃,救尔生老。肇元三车,翻乘一道。” 唐 李白 《僧伽歌》:“真僧法号号 僧伽 ,有时与我论三车。” 王琦 注:“三车,谓羊车、鹿车、牛车也……当是以三兽之力有大小,三车之所载有多寡,喻三乘诸贤圣道力之深浅耳。” 明 唐顺之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