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偕陈调翁龙山买舟待夜潮发》 一天如许皆明月,二客所须惟浊醪。

一天如许皆明月,二客所须惟浊醪。

意思:一天到许都明月,两个客人的需要只有薄酒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过的《偕陈调翁龙山买舟待夜潮发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来逢春雨长鱼苗,去见秋风擘角螯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渔家生活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 首联“来逢春雨长鱼苗,去见秋风擘角螯”,诗人描述了春雨和秋风的景象,春雨滋养了鱼苗的生长,秋风中螃蟹的螯角坚韧有力。这两句诗描绘了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的变化,充满了生机和力量。 颔联“久矣归心到乡国,依然水宿伴渔舠”,诗人表达了久违家乡的归心,但依然选择在水上过渔家生活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选择和对家乡的思念,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。 颈联“一天如许皆明月,二客所须惟浊醪”,诗人描绘了一天的美景,明月满天,而客人所需要的只是浊酒。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,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的惬意,充满了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的赞美。 尾联“今夜四更潮有信,更须留眼看银涛”,诗人表达了在今夜四更时潮水会有规律的出现,需要留心观看那银涛般的潮水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潮水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,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珍视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渔家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,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。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,描绘生动形象,情感真挚动人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来逢春雨长鱼苗,去见秋风擘角螯。
久矣归心到乡国,依然水宿伴渔舠。
一天如许皆明月,二客所须惟浊醪。
今夜四更潮有信,更须留眼看银涛。
作者介绍
刘过(1154~1206)南宋文学家,字改之,号龙洲道人。吉州太和(今江西泰和县)人,长于庐陵(今江西吉安),去世于江苏昆山,今其墓尚在。四次应举不中,流落江湖间,布衣终身。曾为陆游、辛弃疾所赏,亦与陈亮、岳珂友善。词风与辛弃疾相近,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,与刘克庄、刘辰翁享有“辛派三刘”之誉,又与刘仙伦合称为“庐陵二布衣”。有《龙洲集》、《龙洲词》、明毛晋汲古阁《龙洲道人诗集》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如许

    读音:rú xǔ

    繁体字:如許

    英语:so; like this

    意思:(如许,如许)

     1.像这样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方术传下•左慈》:“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,人立而言曰:‘遽如

  • 明月

    读音:míng yuè

    繁体字:明月

    英语:bright moon

    意思:
     1.光明的月亮。
      ▶战国·楚·宋玉《神女赋》:“其少进也,皎若明月舒其光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若虚《春

  • 一天

    读音:yì tiān

    繁体字:一天

    英语:one day

    意思:
     1.一昼夜。如:一天二十四小时。
     
     2.指一个白天。
      ▶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三回:“次日,一天无事。

  • 浊醪

    读音:zhuó láo

    繁体字:濁醪

    意思:(浊醪,浊醪)
    浊酒。
      ▶晋·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清酤如济,浊醪如河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韦应物《效陶彭泽》诗:“掇英泛浊醪,日入会田家。”
      ▶清·蒲松龄《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