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微之药名劝酒》 紫芝眉宇倾一坐,笑语但闻鸡舌香。

紫芝眉宇倾一坐,笑语但闻鸡舌香。

意思:紫芝眉间倾一坐下,笑对只听到鸡舌香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安石的《和微之药名劝酒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欢乐和珍惜人生的美好时光。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宴会场景,展现了宾客们的欢声笑语和美酒佳肴,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。 首联“赤车使者锦帐郎,从客珂马留闲坊”,诗人以生动的比喻,将宴会的主人比作“赤车使者”,而他的锦帐郎则是他的客人。赤车使者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位神祇,以车马为交通工具,这里用来形容宴会的主人。而“珂马”则是指骑着马的人,这里指客人们。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,将宴会的主人和客人都描绘得生动形象,让人仿佛置身其中。 颔联“紫芝眉宇倾一坐,笑语但闻鸡舌香”,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气氛。这里的“紫芝眉宇”指的是紫芝仙人,他以美貌著称,这里用来形容宴会的主人。而“鸡舌香”则是口香糖的美称,这里用来形容宴会上的欢声笑语。这一联表达了宴会上的宾客们都被主人的热情所吸引,笑声不断,欢乐无比。 颈联“药名劝酒诗实好,陟厘为我书数行”,诗人描述了宴会上的美食佳肴和美酒。这里的“药名劝酒”指的是用各种药名来命名酒的习俗,表达了宴会上的酒水之丰富。“诗实好”则是指诗歌的美妙动人。而“陟厘”则是传说中的一种神草,可以书写文字,这里用来形容主人的书法技艺高超。这一联表达了宴会上的美食美酒之丰富,以及主人的才艺之高超。 尾联“人间没药能医老,寄言歌管众少年”,诗人以深沉的感慨,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。这里的“没药”是一种可以治疗伤口的中药材,但无法治愈衰老。诗人以此比喻人生的衰老和无法逆转,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,把握青春年华。而“歌管众少年”则是指那些年轻的人们,诗人希望他们能够趁着年轻的时候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。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写和深沉的感慨,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。诗人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,展现了人生的欢乐和美好时光,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,把握青春年华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赤车使者锦帐郎,从客珂马留闲坊。
紫芝眉宇倾一坐,笑语但闻鸡舌香。
药名劝酒诗实好,陟厘为我书数行。
真珠的皪鸣槽床,金罂琥珀正可尝。
史君子细看流光,莫惜觅醉衣淋浪。
独醒至死诚可伤,欢华易尽悲酸早,人间没药能医老。
寄言歌管众少年,趁取乌头未白前。
作者介绍 王安石简介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

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。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,追赠太傅。绍圣元年(1094年),获谥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

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。在哲学上,他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

在文学上,他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简洁峻切,短小精悍,论点鲜明,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;其诗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风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;其词写物咏怀吊古,意境空阔苍茫,形象淡远纯朴,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紫芝

    读音:zǐ zhī

    繁体字:紫芝

    英语:[医] Fomes japonica

    意思:
     1.真菌的一种。也称木芝。似灵芝。菌盖半圆形,上面赤褐色,有光泽及云纹;下面淡黄色,有细孔。菌柄长,有光泽。

  • 眉宇

    读音:méi yǔ

    繁体字:眉宇

    英语:forehead

    意思:眉额之间。面有眉额,犹屋有檐宇,故称。亦泛指容貌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枚乘<七发>》:“然阳气见于眉宇之间,侵淫而上,几满大宅。”

  • 笑语

    解释

    笑语 xiàoyǔ

    [cheerful talk] 指谈笑;玩笑的话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谈笑,说笑。 唐 贾岛 《喜雍陶至》诗:“今朝笑语同,几日百忧中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五:“众女眷或在前,

  • 闻鸡

    读音:wén jī

    繁体字:聞雞

    意思:(闻鸡,闻鸡)

     1.听到鸡叫。指黎明。
      ▶明·何景明《祭亡兄东昌公文》:“始在巴陵,闻鸡,通衙执烛视事。”
     
     2.见“闻鸡起舞”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