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》 忽忆郡南山顶上,昔时同醉是今辰。

忽忆郡南山顶上,昔时同醉是今辰。

意思:忽然想起郡南山顶上,过去同醉是现在时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“欢娱应逐使君新”,通过描绘在宴会上的笙歌、金翠、风景等元素,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欢乐时光的珍惜。 首联“忽忆郡南山顶上,昔时同醉是今辰。”诗人忽然回忆起在郡南山顶上共醉的时光,将读者带入了过去的场景中。 颔联“笙歌委曲声延耳,金翠动摇光照身。”诗人描绘了宴会上的笙歌之美,声音宛转悠扬,令人陶醉;金翠动摇,光照人身,则表现了宴会场面的华丽。 颈联“风景不随宫相去,欢娱应逐使君新。”诗人表达了欢乐时光随着使君的新欢而更新的想法,暗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。 尾联“江山宾客皆如旧,唯是当筵换主人。”诗人表达了在宴会上,无论是宾客还是风景都一如既往,但自己却成为了不同的主人,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自己的变化。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欢乐时光的珍惜,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人生的思考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优美,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忽忆郡南山顶上,昔时同醉是今辰。
笙歌委曲声延耳,金翠动摇光照身。
风景不随宫相去,欢娱应逐使君新。
江山宾客皆如旧,唯是当筵换主人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顶上

    读音:dǐng shàng

    繁体字:頂上

    英语:acme

    意思:(顶上,顶上)

     1.顶头,高处。指山巅。
      ▶唐·林宽《送僧游太白峰》诗:“顶上多灵迹,尘中少客知。”

  • 南山

    读音:nán shān

    繁体字:南山

    英语:nan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终南山,属秦岭山脉,在今陕西省·西安市南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节南山》:“节彼南山,维石巖巖。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

  • 山顶

    读音:shān dǐng

    繁体字:山頂

    意思:(山顶,山顶)
    山的最高处。
      ▶《尔雅•释山》:“山顶,冢。”
      ▶郭璞注:“山颠。”
      ▶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•河水五》:“其山复涧重岭,敧叠若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