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今颇似之,但未除发耳。
意思:我现在很似的,但未除头发罢了。
出自作者[宋]赵蕃的《即事二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废圃失不治,委积成荆杞。何敢问嘉蔬,亦无马牙齿。旧闻苦行僧,破铛煮糙米。我今颇似之,但未除发耳。》是作者对废圃荒芜的感慨,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向往,同时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、人情淡薄的感叹。
首联“废圃失不治,委积成荆杞。”描绘了一个荒废的菜园,由于没有得到管理,杂草丛生,荆棘灌木肆意生长,形成了一片荒芜的景象。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世态炎凉、人情淡薄的感叹。
颔联“何敢问嘉蔬,亦无马牙齿。”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,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。这里用“嘉蔬”比喻田园生活的美好,而“马牙齿”则暗示了农耕的场景。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和无奈。
颈联“旧闻苦行僧,破铛煮糙米。”描绘了苦行僧在荒芜之地也能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,用破旧的锅煮糙米也能满足生活需求。这一描述体现了作者对苦行僧精神的敬佩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
尾联“我今颇似之,但未除发耳。”作者表示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与苦行僧有些相似,但还没有剃发出家。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的自我评价,也暗示了作者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无奈和不满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废圃荒芜的描绘和感慨,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、人情淡薄的无奈和不满。同时,诗中也流露出对苦行僧精神的敬佩和对自我生活的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