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里断云随雁骛,半村残照送牛羊。
意思:千里断云随雁鹜,半村残照送牛羊。
出自作者[明]高启的《秋日江居写怀(七首)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乡愁的诗,通过对芦苇、归舟、农事、大雁、牛羊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的赞美。
首句“葭菼连秋渺渺长”,葭菼指的是芦苇和荻,连绵不绝的芦苇在秋天的景色中显得格外悠长。渺渺长则可以理解为秋天的景色广阔无垠,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。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深深的乡愁。
“归舟犹叹滞江乡”是诗人对未能及时回家的感叹。滞江乡意味着诗人仍然停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,不能与家人团聚,这无疑加深了他的思乡之情。
“客衣欲冷邻机急”描绘了秋天的气候变化,使诗人意识到寒冷的季节即将来临,邻机急则暗示了农事繁忙,人们开始准备秋收。
“农事初成野饭香”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秋收景象,野饭香则暗示了丰收的希望,使诗人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信心。
“千里断云随雁骛,半村残照送牛羊”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天空和乡村的景色,千里断云伴随着大雁飞翔,半村残照送别了牛羊,这些都使诗人感到自然的壮美和生活的和谐。
最后,“有愁不解登高赋,空使频回宋玉肠”是诗人的感慨,有愁指的是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,登高赋指的是《登高赋》这篇文章,是诗人表达思乡之情的手段。然而,即使有愁,诗人却无法消除它,只能让宋玉的肠为他代言,这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思乡之情的深沉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和乡愁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的赞美。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织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秋景图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