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胥门》 愤愤心,还未足。

愤愤心,还未足。

意思:气愤心,还不够。

出自作者[明]邵宝的《胥门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,通过描述一位忠臣的遭遇,表达了对暴政和不义行为的谴责。 首联“臣奢无辜为君戮,臣胥敢怒不敢哭”,直接引用了历史事件,描述了忠臣奢无辜被杀,臣胥敢怒不敢哭的场景。这一句表达了对暴政的强烈谴责,同时也暗示了忠臣的悲惨命运。 颔联“朝辞楚疆莫吴国,还兵入郢亦太酷”,描述了军队从楚国边境出发,进入吴国,最终攻入郢都的场景。这一句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无辜人民的同情。 颈联“愤愤心,还未足。楚何怨?吴何恩?豫让死,王裒存”,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的同情和对历史的反思。诗人认为忠臣的心中充满了愤慨,但历史却无法改变。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,以及对正义和公正的追求。 尾联“是邪非,不必论。一片鸱夷皮,裹骨难裹魂,北风莫遣向越奔。向越奔,无不可,只恐仇吴似仇楚”,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的同情和对暴政的谴责。诗人认为是非不必过多讨论,忠臣的遗志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忠臣遗志的传承和发扬的期望,同时也表达了对暴政的警惕和谴责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反思,表达了对暴政和不义行为的谴责和对正义和公正的追求。诗人的情感真挚而强烈,语言简练而深刻,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臣奢无辜为君戮,臣胥敢怒不敢哭。
朝辞楚疆莫吴国,还兵入郢亦太酷。
愤愤心,还未足。
楚何怨?
吴何恩?
豫让死,王裒存。
是邪非,不必论。
一片鸱夷皮,裹骨难裹魂,北风莫遣向越奔。
向越奔,无不可,只恐仇吴似仇楚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愤愤

    读音:fèn fèn

    繁体字:憤憤

    英语:indignant; aggrieved

    意思:(愤愤,愤愤)

     1.心求通而未得貌。
      ▶《论语•述而》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何晏集

  • 未足

    读音:wèi zú

    繁体字:未足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足,不能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齐武王縯传》:“舂陵去宛三百里耳,未足为功。”
      ▶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•丹铅新录引》:“今所撰诸书,盛行海内,大而穹宇,细入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