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与子皆逝,诗今谁为新。
意思:笔和子都走,诗现在谁是新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书文与可墨竹(并叙)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怀念亡友的诗,诗人通过回忆与亡友的文与可交往的点滴,表达了对亡友的深深怀念和哀思。
首句“亡友文与可有四绝”,开宗明义,点出文与可的才华横溢,擅长诗、楚词、草书和画。诗人用“四绝”来形容文与可的才华,表现出对其深深的敬仰和赞赏。
接下来,“诗一,楚词二,草书三,画四”,诗人一一列举文与可的才华,像是在回忆和品味好友的每一个细节,每一个才华的闪光点。
“与可尝云:世无知我者,惟子瞻一见,识吾妙处。”这句话是引述文与可的话,表现出他的自信和与子瞻的深厚情谊。这也反映出诗人与子瞻的相知相惜,对亡友的思念之情愈加深厚。
“既没七年,睹其遗迹,而作是诗”,诗人再次提到文与可已经去世七年,自己看到他的遗物,忍不住作诗怀念。这里的“遗迹”一词,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亡友的思念之情,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。
最后两句“笔与子皆逝,诗今谁为新。空遗运斤质,却吊断弦人。”诗人用“笔与子皆逝”,表达了对文与可去世的哀痛,同时也展现出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感慨。“诗今谁为新”,则表现出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怀念,以及对他的才华无人能及的赞叹。“空遗运斤质,却吊断弦人”,这里的“运斤质”和“断弦人”,都是对文与可才华和人格的赞美,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悼念。
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凝练,通过对亡友文与可的回忆和赞美,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,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怀念亡友的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