呜呼司马则已矣,行人往来皆叹嗟。
意思:唉司马就行了,行人来来往往都叹息。
出自作者[宋]张耒的《题江州琵琶亭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关于一个历史遗迹的描绘,通过对遗迹的描述和感叹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遗迹的敬仰。
首句“危亭未榜名琵琶,尚有枫叶连荻花”描绘了一个亭子中没有悬挂琵琶的招牌,但仍然可以看到枫叶和荻花。这给人一种静谧而古朴的感觉,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。
“呜呼司马则已矣,行人往来皆叹嗟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感慨。司马已经不在了,但遗迹仍然存在,行人经过都会感叹。这体现了历史的长河中人的渺小和历史的无情。
“司马风流映千古,当日琵琶传乐府”这两句赞扬了司马的风流千古,他的事迹通过琵琶乐曲流传下来。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记忆的尊重和对艺术的热爱。
“江山寂寞三百年,浔阳风月知谁主”描述了遗迹所在的地方经过三百年后变得寂静,风月浔阳的美景不再有人主宰。这表达了对历史的哀叹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“我今单舸犯江潭,往来略已遍东南”表达了作者为了瞻仰遗迹,不惜冒险犯难,足迹遍布东南。这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和对遗迹的热爱。
最后,“不待琵琶泪满衫”表达了作者面对遗迹时的感慨和哀思,但并没有因为看到遗迹而流泪,这体现了作者的坚强和豁达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历史遗迹的描绘和感叹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、对遗迹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。同时,也体现了作者的坚韧和豁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