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潢耿耿霜棱棱,西轩月色寒如冰。
意思:银潢耿耿霜嶙峋,西窗月光寒如冰。
出自作者[宋]范仲淹的《听真上人琴歌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作者对上人弹琴的赞美诗。诗中描述了琴声的清冷、激越,表达了作者对琴声的喜爱和对上人的崇敬。
首句“银潢耿耿霜棱棱,西轩月色寒如冰。”描绘了清冷的环境,银潢、霜棱、寒月,都为琴声的出场做了铺垫。
“上人一叩朱丝绳,万籁不起秋光凝。”描述了琴声的清脆和效果,使得万物在秋光中凝止。
“伏牺归天忽千古,我闻遗音泪如雨。”伏牺,即伏羲,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。这里借指琴声深沉、古老,让人想起千古往事。
“嗟嗟不及郑卫儿,北里南邻竞歌舞。”这里用对比的手法,表达了对琴声的赞美,认为它比郑卫之音、北里南邻的歌舞更胜一筹。
“竞歌舞,何时休,师襄堂上心悠悠。”师襄,春秋时音乐家,擅长琴瑟。这里用师襄来比喻上人,表达了对上人的敬仰之情。
“击浮金,戛鸣玉,老龙秋啼沧海底,幼猿暮啸寒山曲。”这几句描绘了琴声的激越、高亢,如同击打浮金、戛摩玉发出的声音,又如同老龙在沧海中悲啼,幼猿在寒山之曲中长啸。
“此声感物何太灵,十二衔珠下仙鹄。”这里用十二仙鹤衔珠下凡的典故来形容琴声的灵动。
“为予再奏南风诗,神人和畅舜无为。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上人再弹一曲《南风》之诗,让神人和畅、舜无为的境界降临人间。
“为予试弹广陵散,鬼物悲哀晋方乱。”这两句描绘了琴声的悲壮、激昂,如同广陵散再现人间,让鬼物悲哀、晋朝混乱的场景重现。
最后,“乃知圣人情虑深,将治四海先治琴。”表达了作者对上人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上人治国的期望。
整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和赞美,表达了作者对上人的崇敬和喜爱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作者对天下兴亡、哀乐的情感和对上人高尚品德的赞美。整首诗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。
相关句子
- 香袂棱棱。-- 出自《卖花声 冬景》作者:[宋]张玉娘
- 瘦棱棱。-- 出自《江城子·笼街弹压上元灯》作者:[宋]陈著
- 瘦棱棱。-- 出自《江城子·玉肌多病怯残春》作者:[宋]周密
- 碧眼棱棱言谔谔。-- 出自《渔家傲·翠隐红藏春尚薄》作者:[宋]吴泳
- 意清净,貌棱棱。-- 出自《僧伽歌》作者:[唐]李白
- 素月棱棱微吐。-- 出自《宴桃源/如梦令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- 眉棱棱,眼烱烱。-- 出自《禅人写真求赞》作者:[宋]释正觉
- 耿耿不寐。-- 出自《答赵景猷》作者:[魏晋]曹摅
- 耿耿僚志。-- 出自《陇西行》作者:[南北朝]谢灵运
- 心耿耿。-- 出自《渔家傲·为爱莲房都一柄》作者:[宋]欧阳修
- 尤耿耿。-- 出自《喜迁莺·霜凝雪沍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- 耿耿青云外。-- 出自《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诗》作者:[南北朝]何逊
- 耿耿还依旧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醉里瞢腾》作者:[宋]刘辰翁
- 忧心耿耿。-- 出自《齐天乐 中秋宿真定驿》作者:[宋]史达祖
- 忧心耿耿。-- 出自《齐天乐·阑干只在鸥飞处》作者:[宋]史达祖
- 耿耿。-- 出自《隔浦莲/隔浦莲近拍》作者:[宋]史达祖
- 淡月微云耿耿。-- 出自《西江月·滴滴金盘露冷》作者:[宋]谢逸
- 霜下月色白,沙飞月色黄。-- 出自《关山月》作者:[宋]郑起
- 华胥月色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华胥月色》作者:[宋]陈瓘
- 月色中宵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烛花呈灿》作者:[宋]林淳
- 月色夜来看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吟风敲遍阑干曲》作者:[宋]杨泽民
- 今宵月色。-- 出自《桂枝香·今宵月色》作者:[宋]柴望
- 月色与花光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高楼只在斜阳里》作者:[宋]吕本中
- 月色如银。-- 出自《行香子·清夜无尘》作者:[宋]苏轼
- 月色十分圆。-- 出自《浪淘沙·月色十分圆》作者:[宋]王炎
- 银潢炯云杪。-- 出自《瑞鹤仙·霁天风露好》作者:[宋]史浩
- 云度银潢静。-- 出自《虞美人·娟娟缺月梧桐影》作者:[宋]袁去华
-
银潢万叶源流。-- 出自《沁园春·记得花筵》作者:[宋]翁溪园
- 银潢流派,嫦娥出世。-- 出自《鹊桥仙·银潢流派》作者:[宋]王大烈
- 青天万里泻银潢。-- 出自《鹧鸪天·驾月新成碧玉梁》作者:[宋]向子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