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冬日放言二十一首》 兴衰有天理,人力自浅拙。

兴衰有天理,人力自浅拙。

意思:兴衰有天理,人力从浅拙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耒的《冬日放言二十一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秦人焚诗书,意欲遂绝灭。六经至今存,何曾损毫发。兴衰有天理,人力自浅拙。不忧骊山墓,回首遭发掘》是一首对秦朝历史的反思与感慨的诗。 首先,诗中提到了秦始皇焚诗书的事件,表达了对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和愚民政策的批判。诗中用“意欲遂绝灭”来形容秦始皇的意图,暗示了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彻底消除异己思想和文化的野心。然而,尽管秦朝的统治者采取了这样的措施,但“六经至今存,何曾损毫发”,这表明了文化传承的力量,即使在最极端的政治环境下,文化经典依然得以保存。 接着,诗中提出了“兴衰有天理,人力自浅拙”的观点。这是对历史兴衰规律的反思,强调了人力在历史进程中的局限性。诗中并未过多指责秦朝的灭亡是由于天理所致,而是强调了人力在其中的浅薄和拙劣。这暗示了人类无法掌控历史的必然趋势,只能尽力而为,但最终结果仍需接受命运的安排。 最后,诗中以“不忧骊山墓,回首遭发掘”结尾,表达了对秦始皇陵墓的担忧,同时也暗示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。这里没有直接指责秦始皇陵墓被发掘的原因,而是将矛头指向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。这表明诗人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担忧,提醒人们要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秦朝历史的反思和感慨,表达了对文化传承、历史规律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思考。诗人通过批判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和愚民政策,强调了文化传承的力量和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的局限性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担忧,提醒人们要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秦人焚诗书,意欲遂绝灭。
六经至今存,何曾损毫发。
兴衰有天理,人力自浅拙。
不忧骊山墓,回首遭发掘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张耒(1054~1114年),字文潜,号柯山,人称宛丘先生、张右史。生于北宋至和元年(1054年),殁于政和四年(1114年),享年六十一岁。

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,历任临淮主簿、著作郎、史馆检讨。哲宗绍圣初,以直龙阁知润州。宋徽宗初,召为太常少卿。苏门四学士之一。“苏门四学士”(秦观、黄庭坚、张耒、晁补之)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。诗学白居易、张籍,平易舒坦,不尚雕琢,但常失之粗疏草率;其词流传很少,语言香浓婉约,风格与柳永、秦观相近。代表作有《少年游》、《风流子》等。《少年游》写闺情离思,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,让人羡煞爱煞,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“浓得化不开”。著有《柯山集》、《宛邱集》。词有《柯山诗余》,赵万里辑本。后被指为元佑党人,数遭贬谪,晚居陈州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兴衰

    读音:xīng shuāi

    繁体字:興衰

    英语:ebb and flow

    意思:(兴衰,兴衰)
    兴盛和衰落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太史公自序》:“猎儒、墨之遗文,明礼义之统纪,绝惠王利端,列往世

  • 天理

    读音:tiān lǐ

    繁体字:天理

    英语:justice

    意思:
     1.天道,自然法则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天运》:“夫至乐者,先应之以人事,顺之以天理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知己

  • 人力

    读音:rén lì

    繁体字:人力

    英语:manpower (unit of power)

    意思:
     1.人的劳力,人的力量。
      ▶《谷梁传•定公元年》:“毛泽未尽,人力未竭,未可以雩。”

  • 理人

    读音:lǐ rén

    繁体字:理人

    意思:治理百姓。
      ▶汉·蔡邕《陈政要七事疏》:“既加之恩,难复收改;但守奉禄,于义已弘,不可复使理人及仕州郡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九龄《郡内闲斋》诗:“理人无异绩,为郡但经时。”

  • 浅拙

    读音:qiǎn zhuō

    繁体字:淺拙

    意思:(浅拙,浅拙)

     1.浅薄笨拙。
      ▶唐·康骈《剧谈录•广谪仙怨词》:“骈因更广其词,盖欲两全其事,虽才情浅拙,不逮二公,而理或可观,贻诸识者。”
     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