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原人远近,禾黍日晴明。
意思:平原人远近,禾黍日晴朗。
出自作者[宋]欧阳修的《行至椹涧作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霜後叶初鸣,羸骖绕涧行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感受的优美诗篇。通过对霜后自然景色的描绘,以及羸骖行动的细致刻画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感悟。
首联“霜後叶初鸣,羸骖绕涧行”,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霜后树叶的鸣叫,以及瘦弱的马匹在山涧间行走的情景。这里的“初鸣”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鸟鸣,而是指经过霜冻的树叶在寒风中瑟瑟作响,给人一种独特的秋日之感。而“羸骖绕涧行”则形象地描绘了马匹在山间小径上艰难行走的情景,给人一种孤独、寂寥的感觉。
颔联“川原人远近,禾黍日晴明”,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原野,看到了远近的人们正在辛勤劳作,以及高高的禾黍在晴空下显得格外鲜明。这一联描绘了秋日田园的景象,给人一种宁静、祥和的感觉。
颈联“病质惊残岁,归途厌暮程”,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。由于岁暮病体困扰,诗人感到疲惫不堪,同时也对归途中的漫长旅程感到厌倦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忧虑,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。
尾联“空林聚寒雀,疑已作春声”,诗人笔锋一转,描绘了空旷的树林中聚集着寒雀,这些鸟儿的鸣叫声让诗人想起了春天的声音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,也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一个完整的秋日景象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期待。诗中的语言优美、意象丰富,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