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不饮酒》 布谷但忧天雨少,提壶谩闻山鸟催。

布谷但忧天雨少,提壶谩闻山鸟催。

意思:布谷只担心下雨少,提壶谩听到鸟儿催。

出自作者[宋]曾巩的《不饮酒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白发苍苍,身体衰弱的老人,虽然在春天花开的时候,却并没有饮酒作乐的情趣。他的生活显得平淡无奇,甚至有些落寞。然而,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沮丧,而是安静地坐在蒲团上,感受着纸窗的温暖,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。 诗歌的首句“不饮酒,不善谐,少年醒眼看花开”展示了诗人与常人的不同之处,他不饮酒,也不善于诙谐,只是一个清醒的少年,静静地看着花开。这种描述使得诗人形象显得独特而鲜明。 接下来的诗句“况从多病久衰耗,自顾白发垂毡毸”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,多病且衰弱,白发长垂。这里的描绘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细腻的情感。 “纵遇花时少情思,经春不曾衔酒杯”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,即使在花开的时候,他也没有多少情思,整个春天都没有喝酒。这种生活状态与常人相比,显得颇为落寞。 然而,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,“布谷但忧天雨少,提壶谩闻山鸟催”描述了诗人对自然的关注,布谷鸟担忧天雨少,提着壶听山鸟的叫声。这种关注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。 最后,“且坐蒲团纸窗暖,两衙退后睡敦敦”描绘了诗人安静坐在蒲团上,感受着纸窗的温暖,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形象。这个结尾给人一种平静、安详的感觉,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淡定态度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而细腻的描绘,展示了一个独特而鲜活的老人形象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不饮酒,不善谐,少年醒眼看花开。
况从多病久衰耗,自顾白发垂毡毸。
纵遇花时少情思,经春不曾衔酒杯。
布谷但忧天雨少,提壶谩闻山鸟催。
且坐蒲团纸窗暖,两衙退后睡敦敦。
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
曾巩(1019年9月30日—1083年4月30日),字子固,汉族,建昌军南丰(今江西省南丰县)人,后居临川,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、政治家。

曾巩出身儒学世家,祖父曾致尧、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。曾巩天资聪慧,记忆力超群,幼时读诗书,脱口能吟诵,年十二即能为文。嘉祐二年(1057),进士及第,任太平州司法参军,以明习律令,量刑适当而闻名。熙宁二年(1069),任《宋英宗实录》检讨,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。熙宁五年(1072)后,历任齐州、襄州、洪州、福州、明州、亳州、沧州等知州。元丰四年(1081),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,管勾编修院,判太常寺兼礼仪事。元丰六年(1083),卒于江宁府(今江苏南京),追谥为“文定”。

曾巩为政廉洁奉公,勤于政事,关心民生疾苦,与曾肇、曾布、曾纡、曾纮、曾协、曾敦并称“南丰七曾”。曾巩文学成就突出,其文“古雅、平正、冲和”,位列唐宋八大家,世称“南丰先生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天雨

    读音:tiān yù

    繁体字:天雨

    意思:天降雨。
      ▶战国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遇天雨之新霁兮,观百谷之俱集。”
      ▶《史记•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宋有富人,天雨墙坏。”

    <

  • 提壶

    读音:tí hú

    繁体字:提壺

    意思:(提壶,提壶)
    亦作“提壶芦”。亦作“提胡芦”。
     鸟名。即鹈鹕。
      ▶唐·刘禹锡《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》:“池看科斗成文字,鸟听提壶忆献酬。”
      

  • 布谷

    读音:bù gǔ

    繁体字:布穀

    英语:cuckoo

    意思:(布谷,布谷)
    鸟名。又名勃姑、拨谷、穫谷、击谷、结诰、鴶鵴、鸤鸠、桑鸠、郭公、戴胜、戴纴。以鸣声似“布谷”,又鸣于播种时,故相传为劝耕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