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观物》 雪中梅带春来,火裹麦将秋至。

雪中梅带春来,火裹麦将秋至。

意思:雪中的梅带着春天到来,火包麦将秋天的到来。

出自作者[宋]丘葵的《观物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确实富有哲理,它以冬天的雪和春天的梅,夏天的火和秋天的麦为象征,阐述了阴阳相生相克,互根互依的道理。 “雪中梅带春来,火裹麦将秋至”这两句描述了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循环。在寒冷的冬天,梅花在雪中绽放,预示着春天的到来;在炎热的夏天,麦子成熟,预示着秋天的来临。这种自然现象的描述,展示了宇宙万物循环不息的规律。 “一动一静互根,阴阳未堂相离”这两句则更进一步,阐述了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思想。一动一静,一阴一阳,相互依存,互为根本,就像梅花的绽放与冬天的寒冷相对立,但又相互依存。阴阳互根,是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四季的转换,生命的循环,阴阳的相生相克为题材,描绘了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,充满了哲理和智慧。 此外,诗的语言简练,意象生动,富有诗意,这也是这首诗的一大优点。它以简洁的语言,表达了深刻的道理,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雪中梅带春来,火裹麦将秋至。
一动一静互根,阴阳未堂相离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秋至

    读音:qiū zhì

    繁体字:秋至

    意思:秋分。
      ▶《管子•轻重己》:“以夏日至始,数九十二日,谓之秋至。”

    解释:1.秋分。

    造句:聊古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