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洞仙歌·裙芳老尽》 纵无语也,心应恨我来迟,恰柳絮、将春归後。

纵无语也,心应恨我来迟,恰柳絮、将春归後。

意思:即使没有说话了,心应该恨我来迟,恰好柳絮、春节回家后。

出自作者[宋]晁补之的《洞仙歌·裙芳老尽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,通过对海棠花盛开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春天的热爱。 首句“裙芳老尽,海棠花时候”,诗人以裙芳暗喻海棠花,开篇即点出春天的主要花卉——海棠花。海棠花在春季盛开,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此时的气候和环境。 “雨过寒轻好清昼”一句,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清冷春日,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。 “最妖饶一段,全是初开,云鬟小,涂粉施朱未就。”这几句描绘了海棠花初开的娇艳,如同少女的面颊,粉嫩可爱。“全开还自好,骀荡春馀,百样宫罗斗繁绣。”这里用“骀荡”形容春光融融,万物复苏的景象,而海棠花的开放也象征着春天的继续,百花斗艳,繁花似锦。 “纵无语也,心应恨我来迟,恰柳絮、将春归後。”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,将海棠花赋予了情感,即使花无语,也应有恨,恨诗人来的迟了些。同时,“恰柳絮、将春归後”的比喻也描绘了海棠花盛开之后,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。 “醉犹倚柔柯,怯黄昏,这一点愁,须共花同瘦。”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情感,他沉醉于海棠花前,害怕黄昏的来临,对于花的孤独和寂寞,他也感同身受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盛开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春天的热爱。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,使得诗歌充满了生动的画面和深情的情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裙芳老尽,海棠花时候。
雨过寒轻好清昼。
最妖饶一段,全是初开,云鬟小,涂粉施朱未就。
全开还自好,骀荡春馀,百样宫罗斗繁绣。
纵无语也,心应恨我来迟,恰柳絮、将春归後。
醉犹倚柔柯,怯黄昏,这一点愁,须共花同瘦。
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无语

    读音:wú yǔ

    繁体字:無語

    英语:\"blankness\"

    意思:(无语,无语)

     1.没有话语;没有说话。
      ▶唐·任翻《惜花》诗:“无语与花别,细看枝上红。”

  • 柳絮

    读音:liǔ xù

    繁体字:柳絮

    英语:catkin

    意思:
     1.柳树的种子。有白色绒毛,随风飞散如飘絮,因以为称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庾肩吾《春日》诗:“桃红柳絮白,照日复随风。”

  • 来迟

    读音:lái chí

    繁体字:來遲

    意思:(来迟,来迟)
    汉武帝为李夫人所作诗中之辞。
      ▶李夫人少而夭卒,汉武帝思念不已。方士少翁言能致其神。令帝居帐,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。帝益悲感,为作诗曰:“是邪,非邪?立而

  • 春归

    读音:chūn guī

    繁体字:春歸

    意思:(春归,春归)

     1.春天来临。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宫中行乐词》之四:“玉树春归日,金宫乐事多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山甫《贺邢州卢员外》诗:“春归凤沼恩波暖,晓入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