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哭郓州孔给事》 阙里忽惊歌曳杖,洛阳那复见埋轮。

阙里忽惊歌曳杖,洛阳那复见埋轮。

意思:阙里忽然惊歌拖着拐杖,洛阳那又见埋轮。

出自作者[宋]祖无择的《哭郓州孔给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忠诚和正直的,表达了对过去、现在和未来忠诚和正直的人们的敬意和赞美。 首联“出入多年侍紫宸,封章频上触龙鳞。”描绘了主人公多年来在朝廷中侍奉皇帝,频繁地上书忠言直谏的场景。这里的“紫宸”是借指朝廷,“封章”是指上书言事,“龙鳞”则象征皇帝的权威,表现出主人公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敬畏。 颔联“杼投几见疑慈母,槛折终闻记直臣。”描述了主人公因为忠诚直言而受到的种种困扰和困难,包括被疑为不孝、被指责、甚至被贬谪等。这里用“杼投几”和“槛折”两个典故,表达了主人公在忠直与孝顺之间的挣扎和矛盾,同时也表现出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正直的坚持。 颈联“阙里忽惊歌曳杖,洛阳那复见埋轮。”描绘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,他希望朝廷能够重新认识他的忠诚和正直,能够给予他公正的评价和待遇。这里的“阙里”是指孔子故里,“洛阳”则是指当时的都城,表达了主人公对传统道德和正道的坚守。 尾联“师门一恸盈襟泪,痛为明时惜正人。”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。他痛惜那些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正直人士,同时也对自己未能为正义事业做出更多贡献而感到痛心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,表达了主人公对忠诚和正直的坚守和赞美,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和社会环境的期待和希望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出入多年侍紫宸,封章频上触龙鳞。
杼投几见疑慈母,槛折终闻记直臣。
阙里忽惊歌曳杖,洛阳那复见埋轮。
师门一恸盈襟泪,痛为明时惜正人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阙里

    读音:quē lǐ

    繁体字:闕裏

    英语:Quell

    意思:(阙里,阙里)

     1.孔子故里。在今山东·曲阜城内阙里街。因有两石阙,故名。
      ▶孔子曾在此讲学。后建有孔庙,几占全城

  • 洛阳

    读音:luò yáng

    繁体字:洛陽

    英语:loyang

    意思:(洛阳,洛阳)
    牡丹的别称。因唐·宋时洛阳盛产牡丹,故称。
      ▶明徐渭《牡丹赋》:“何名花之盛美,称洛阳为无双,东青州而南

  • 埋轮

    读音:mái lún

    繁体字:埋輪

    意思:(埋轮,埋轮)

     1.埋车轮于地,以示坚守。
      ▶《孙子•九地》:“是故方马埋轮,未足恃也。”
      ▶曹操注:“方,缚马也;埋轮,示不动也。”
     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