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端午内中帖子词·皇帝阁》 万里关山静,清阴满塞榆。

万里关山静,清阴满塞榆。

意思:万里关山静,清阴满塞榆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珪的《端午内中帖子词·皇帝阁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塞上》,作者通过描绘万里关山静谧的景象,表达了对战争即将结束的感慨。 首句“万里关山静,清阴满塞榆”,诗人以宏大的视角,描绘了万里关山一片静谧,榆树在清阴中矗立。这里,“万里”表明了诗人的观察范围之广;“关山静”描绘了战火平息,边境安宁的景象;“清阴”则以清凉的树荫反衬出战争结束后的和平与宁静。 第二句“清阴满塞榆”进一步强调了边境安宁的主题,同时,“满”字暗示了边疆人民在战争结束后重归和平的生活,充满了希望和期待。 第三句“如何金殿里,犹献辟兵符”,诗人笔锋一转,从边境转向朝廷,通过“金殿”这一富丽堂皇的象征,与“犹献辟兵符”相对比,揭示了朝廷中某些人仍然在献上战争的符节,表达了对战争尚未完全结束的疑惑和批评。 最后一句“此景宜身到,军中不欲无”,诗人对战争结束的期待和祝愿,他希望自己能够亲身经历这一和平的时刻,同时也希望边疆的军人们能够享受到和平带来的安宁和幸福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境的安宁和朝廷中战争尚未完全结束的现象,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。诗人的视角广阔,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万里关山静,清阴满塞榆。
如何金殿里,犹献辟兵符。
作者介绍
王珪(1019年—1085年6月12日),字禹玉,北宋名相、著名文学家。祖籍成都华阳,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县)。

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珪进士及第,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拜参知政事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。元丰五年(1082年),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。元丰六年(1083年),封郇国公。哲宗即位,封岐国公。旋卒于位,年六十七,赠太师,谥文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关山

    读音:guān shān

    繁体字:關山

    英语:frontier passes and mountains

    意思:(关山,关山)

     1.关隘山岭。
      ▶《乐府诗集•横吹曲辞五•木

  • 万里

    读音:拼音:wàn lǐ 五笔:dnjf

    万里的解释

    万里(1916- ) :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。山东东平人。1936年加入中国共6*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