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次张子仪抑篇荔枝诗韵》 遥忆东坡分晒白,预邀老杜赋轻红。

遥忆东坡分晒白,预邀老杜赋轻红。

意思:遥想东坡分别晒白,提前邀请老杜赋轻红。

出自作者[宋]周必大的《次张子仪抑篇荔枝诗韵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次张子仪抑篇荔枝诗韵》是宋代的周必大创作的一首诗。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,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: 1. **作者背景**:周必大是宋代的文学家和政治家,他的诗词作品往往反映了他对时代背景的感悟和个人的思想感情。 2. **荔枝的象征**:荔枝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作象征爱情、美好和珍贵的意象。因此,这首诗很可能与作者对某种美好事物或情感的赞美有关。 3. **社交背景**:诗题为“次张子仪抑篇荔枝诗韵”,说明这是和周必大的朋友或同僚张子仪的一次诗词唱和。可能是张子仪先写了一首关于荔枝的诗,而周必大按照其韵脚和主题进行了和诗。 4. **文学风格**:从诗题中的“抑篇”二字,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采用了某种特定的文学手法或风格,以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。 综上所述,我们可以大致推测,《次张子仪抑篇荔枝诗韵》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周必大与张子仪的社交互动,以及他们对荔枝这一美好意象的赞美和探讨。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馹骑尘飞受暑风,绝怜丹脸透青龙。
欧闽后出名高尚,广蜀先驱品下中。
遥忆东坡分晒白,预邀老杜赋轻红。
明年倘未归黄闼,生熟何忧更异同。
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
周必大(1126年8月15日—1204年10月25日),字子充,一字洪道,自号平园老叟。原籍郑州管城(今河南郑州),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(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)。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,“庐陵四忠”之一。

绍兴二十一年(1151年)进士及第。绍兴二十七年(1157年),举博学宏词科。曾多次在地方任职,官至吏部尚书、枢密使、左丞相,封许国公。庆元元年,以观文殿大学士、益国公致仕。嘉泰四年(1204年),卒于庐陵,追赠太师。开禧三年(1207年),赐谥文忠,宁宗亲书“忠文耆德之碑”。

周必大工文词,为南宋文坛盟主。与陆游、范成大、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。著有《省斋文稿》、《平园集》等,后人汇为《益国周文忠公全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老杜

    读音:lǎo dù

    繁体字:老杜

    英语:Lao Du

    意思:指唐代诗人杜甫,以别于杜牧(称小杜)。
      ▶唐·沈传师《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题示》:“锵金七言凌老杜,入木八法蟠高轩。”

  • 东坡

    读音:dōng pō

    繁体字:東坡

    英语:Dongpo

    意思:(东坡,东坡)

     1.东边坡地。
      ▶唐·苏颋《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兹愿不果率然成章》诗:“寂寞东坡叟,传唿北

  • 遥忆

    读音:yáo yì

    繁体字:遙憶

    意思:(遥忆,遥忆)
    犹回忆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》诗:“晨朝降白露,遥忆旧青毡。”
      ▶丰子恺《从孩子得到的启示》:“我坐在校旁的黄浦江边的青草堤上,怅望云

  • 轻红

    读音:qīng hóng

    繁体字:輕紅

    意思:(轻红,轻红)

     1.淡红色;粉红色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简文帝《梁尘诗》:“依帷濛重翠,带日聚轻红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宴戎州杨使君东楼》诗:“重碧拈春酒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