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书乐天纸》 金銮殿里书残纸,乞与荆州元判司。

金銮殿里书残纸,乞与荆州元判司。

意思:金銮殿里书残纸,请与荆州元判司。

出自作者[唐]元稹的《书乐天纸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金銮殿里书残纸,乞与荆州元判司》。从题目中可以看出,这首诗的内容可能与作者在朝廷中的经历有关,也可能涉及到他在荆州与元判司的交往。 首句“金銮殿里书残纸”,金銮殿是中国古代皇帝宝座,这里可能暗指作者在朝廷中的经历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朝廷中书写的经历,但“残纸”一词暗示了作者在朝廷中的遭遇并不顺利,或者他的仕途并不平坦。 第二句“乞与荆州元判司”则直接点出了作者与元判司的关系,以及他希望得到元判司的帮助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元判司的信任和期待,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在荆州生活的怀念。 第三句“不忍拈将等闲用”表达了作者对所写的内容的重视和珍视,他并不想轻易地使用这些残纸,而是希望它们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。这句诗也暗示了作者在朝廷中的处境并不容易,他需要谨慎行事,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。 最后一句“半封京信半题诗”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所写内容的重视,他希望这些残纸能够包含一半的家信和一半的题诗,这样它们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。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朝廷中的经历和对友人的信任和期待,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金銮殿里书残纸,乞与荆州元判司。
不忍拈将等闲用,半封京信半题诗。
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
元稹(779年—831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河南府东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,唐朝著名诗人、文学家,父元宽,母郑氏,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。

元稹聪明机智过人,少时即有才名,与白居易同科及第,并结为终生诗友,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诗作号为“元和体”。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,虽然一度官至宰相,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。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。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。

元稹的创作,以诗成就最大。其诗辞言浅意哀,极为扣人心扉,动人肺腑。其乐府诗创作,多受张籍、王建的影响,而其“新题乐府”则直接缘于李绅。代表作有传奇《莺莺传》《菊花》《离思五首》《遣悲怀三首》等。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,收录诗赋、诏册、铭谏、论议等共100卷,留世有《元氏长庆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荆州

    读音:jīng zhōu

    繁体字:荊州

    英语:Jing Zhou

    意思:(荆州,荆州)

     1.古“九州”之一。在荆山、衡山之间。
      ▶汉为十三刺史部之一。辖境约相当于今湘·鄂二

  • 金銮

    读音:jīn luán

    繁体字:金鑾

    意思:(金銮,金銮)

     1.帝王车马的装饰物。金属铸成鸾鸟形,口中含铃,因指代帝王车驾。
      ▶前蜀·毛文锡《柳含烟》词:“昨日金銮巡上苑,风亚舞腰纤软。”
     <

  • 金銮殿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 唐 朝宫殿名,文人学士待诏之所。 唐 李白 《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》诗之一:“承恩初入 银臺门 ,著书独在 金鑾殿 。”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故事一》:“ 唐 翰林院在禁中,乃人主燕居之所, 玉堂 、 承明 、 金鑾殿 皆在其间。”

    2.泛指皇宫正殿。 元 白朴 《东墙记》第四折:“脱却了旧布衣,直走上金鑾殿。”《

  • 判司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古代官名。 唐 代节度使、州郡长官的僚属,分别掌管批判文牍等事务。亦用以称州郡佐吏。《旧唐书·职官志一》:“镇军满二万人以上诸曹判司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自吟拙什因有所怀》诗:“趁向 江陵 府,三年作判司。” 宋 陆游 《送子龙赴吉州掾》诗:“判司比 唐 时,犹幸免笞箠。”

    读音:pàn sī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