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望雨》 早知有今雨,老怀枉作恶。

早知有今雨,老怀枉作恶。

意思:早知道有今天下雨,老怀不恶心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万里的《望雨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云兴惠山顶,雨放太湖脚》,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对雨水的感激之情的诗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: 1. 诗的开头“云兴惠山顶,雨放太湖脚”,描绘了云在惠山顶部聚集,然后如同被释放的湖水一般,突然从天上落下。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,将云雨的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。 2. “白羽障乌巾,衣袖已沾渥”,描述了雨势之大,以至于诗人用头巾遮挡,但仍然被雨水打湿。这种细节描绘,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真实感受。 3. “归来看檐溜,如泻万仞岳”和“霆裂大瑶瓮,电萦湿银索”这两句,描绘了雨水如瀑布般倾泻,以及雷声和闪电的出现,进一步增强了诗的视觉和听觉效果。 4. “须臾水平阶,花坞失半角”进一步描绘了雨过天晴的景象,雨水很快地流过台阶,花坞的一半角也被淹没。这种变化展示了时间的快速流逝和自然的神奇力量。 5. “向来春夏交,旱气亦太虐”和“山川已遍走,云物竟索寞”表达了诗人对旱情的痛心和对云雨带来的滋润的感激之情。 6. “双鬓愁得白,两膝拜将剥”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艰辛的无奈。 7. “早知有今雨,老怀枉作恶”是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。诗人如果早知道会有今天的雨水,就不会对过去的事情感到遗憾和后悔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,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生活的艰辛,同时也表达了对雨水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云兴惠山顶,雨放太湖脚。
初愁望中远,忽在头上落。
白羽障乌巾,衣袖已沾渥。
归来看檐溜,如泻万仞岳。
霆裂大瑶瓮,电萦湿银索。
须臾水平阶,花坞失半角。
定知秧畴满,想见田父乐。
向来春夏交,旱气亦太虐。
山川已遍走,云物竟索寞。
双鬓愁得白,两膝拜将剥。
早知有今雨,老怀枉作恶。
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—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汉族江右民系,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大臣,著名文学家、爱国诗人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“南宋四大家”(又作“中兴四大诗人”)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

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,杨万里登进士第,历仕宋高宗、孝宗、光宗、宁宗四朝,曾任知奉新县、国子博士、广东提点刑狱、太子侍读、秘书监等职,官至宝谟阁直学士,封庐陵郡开国侯。开禧二年(1206年),杨万里病逝,年八十。获赠光禄大夫,谥号“文节”。

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今雨

    读音:jīn yǔ

    繁体字:今雨

    意思:唐·杜甫《秋述》:“秋,杜子卧病长安旅次,多雨生鱼,青苔及榻,常时车马之客,旧,雨来,今,雨不来。”谓宾客旧日遇雨也来,而今遇雨则不来了,初亲后疏。后用“今雨”指新交的朋友。
      ▶宋·

  • 老怀

    读音:lǎo huái

    繁体字:老懷

    意思:(老怀,老怀)
    老年人的心怀。
      ▶宋·杨万里《和萧伯和韵》:“桃李何忙开又零,老怀易感扫还生。”
      ▶明·阮大鋮《燕子笺•授画》:“骨肉团聚,聊慰老怀。”

  • 作恶

    读音:zuò è

    繁体字:作惡

    短语:无事生非 撒野 作怪 闹事 找麻烦 作祟 点火 作乱 为非作歹 放火 惹麻烦 生事 兴风作浪 捣乱 惹事 肇事 滋事 捣蛋 惹是生非

    英语:

  • 早知

    读音:zǎo zhī

    繁体字:早知

    造句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