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淮安舟中二首》 按图知旧垒,认柳识邮程。

按图知旧垒,认柳识邮程。

意思:按图了解旧垒,把柳认识邮程。

出自作者[明]袁宏道的《淮安舟中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空郊不可行,积砾与蒿平》是一首对古迹的怀旧之诗,通过对空旷郊野的景象以及古城遗址的描绘,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。 首句“空郊不可行,积砾与蒿平”描绘出一片空旷的郊野,满地都是碎石,与野蒿一般高。这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,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。 “菌耳悬枯木,烧痕入古城。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古城的景象,枯树上悬挂着菌类,烧毁的痕迹深入古城,给人一种破败和沧桑的感觉。 “按图知旧垒,认柳识邮程。”这里用地图上的标记来知道过去的堡垒是什么样子,通过认识的柳树来识别邮路所走的路线。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的熟悉和记忆,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之情。 最后一句“一望淮阴墓,令人百感生。”当看到淮阴侯的墓时,让人生出各种感想。淮阴侯指的是韩信,他曾经是汉朝的开国功臣,但后来被吕后杀害。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,也透露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空旷郊野、古城遗址以及历史人物的描绘,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,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。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怀旧之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空郊不可行,积砾与蒿平。
菌耳悬枯木,烧痕入古城。
按图知旧垒,认柳识邮程。
一望淮阴墓,令人百感生。
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
袁宏道(1568年12月23日─1610年10月20日)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湖广公安(今属湖北省公安县)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进士,历任吴县知县、礼部主事、吏部验封司主事、稽勋郎中、国子博士等职,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

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,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,亦反对唐顺之、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,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。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史称公安三袁,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,其文学流派世称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体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知旧

    读音:zhī jiù

    繁体字:知舊

    意思:(知旧,知旧)
    知交旧友。
      ▶《三国志•魏志•荀彧传》:“彧及攸并贵重,皆谦沖节俭,禄赐散之宗族知旧,家无余财。”
      ▶《宋书•颜延之传》:“﹝延之﹞又好骑马,遨

  • 邮程

    读音:yóu chéng

    繁体字:郵程

    意思:(邮程,邮程)
    驿道,驿路。
      ▶元·张可久《沉醉东风•秋夜旅思》曲:“二十五点秋更鼓声,千三百里水馆邮程。”
      ▶清·唐孙华《进呈御览诗一百韵》:“双龙扶画舫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