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壮节下清都,鷁首常辞负弩驱。
意思:十年壮节下清都,常说鷁鸟头背负弓箭驱逐。
出自作者[宋]曹勋的《守闸书事时已退居五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志未酬,经历坎坷的人的形象,通过鲜明的画面和生动的细节,给人以强烈的感受。
首句“十年壮节下清都”描述了诗人十年的壮志生活,用壮节二字点出了他的刚毅不屈和执着追求。“下清都”则暗示他离开了繁华的都市,可能遭受了挫折或失落。
次句“鷁首常辞负弩驱”中的“鷁首”形象地描绘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,而“常辞负弩驱”则表现出他拒绝屈服,不愿被命运驱使的态度。
第三句“一棹西来黄篾舫”生动描绘了诗人乘坐简陋的船只,从西方而来的形象,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坚韧和刚毅。
最后一句“闸胥指点右樵渔”通过“闸胥”和“樵渔”的形象,传达出诗人虽然经历坎坷,但仍然心怀壮志,不屈不挠,指向右边的樵夫和渔夫,暗示他仍然向往着广阔的生活和大自然的自由。
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细节,展现了诗人的壮志和坚韧精神,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