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金吾子》 绣帐博山炉,银鞍冯子都。

绣帐博山炉,银鞍冯子都。

意思:绣帐博山炉,银鞍冯子都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益的《金吾子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诗,它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凄婉的场景。 首先,诗的开头“绣帐博山炉,银鞍冯子都。”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场景,一个绣着博山形状的帐幕旁,一个银鞍的马鞍上坐着冯子都。这里的“绣帐”和“银鞍”都是华丽的象征,暗示着诗中人物的身份和地位。而“博山”则常常被用来形容华美的香炉,这里也暗示了诗中人物的生活方式和环境。 接着,“黄昏莫攀折,惊起欲栖乌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特定的时间——黄昏,一个特定的场景——有人试图攀折花枝,结果惊起了栖息的乌鸦。这里的“黄昏”和“欲栖乌”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凄凉和孤寂的感觉。而“莫攀折”则暗示了诗中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矛盾。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,它通过描绘华丽的场景和美丽的花枝,表达了诗中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。同时,它也通过描绘黄昏和乌鸦的场景,表达了一种凄凉和孤寂的感觉,让人感受到了诗中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矛盾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,它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,表达了诗中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绣帐博山炉,银鞍冯子都。
黄昏莫攀折,惊起欲栖乌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博山

    读音:bó shān

    繁体字:博山

    意思:博山炉的简称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鲍照《拟行路难》诗之二:“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,千斲复万镂,上刻秦女携手仙。”
      ▶宋·杨万里《和罗巨济山居十咏》之七:“共听茅屋雨,添炷博山云

  • 冯子

    读音:féng zǐ

    繁体字:馮子

    意思:(冯子,冯子)
    尊称“冯”姓之人。
      (1)指战国时孟尝君门客冯驩。
      ▶唐·骆宾王《钓矶应诘文》:“嗟乎!势牵于人,道穷乎我,将欲以下座而歌冯子,又安能中辙而唿庄

  • 子都

    读音:zǐ dōu

    繁体字:子都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美男子名。
      ▶《诗•郑风•山有扶苏》:“不见子都,乃见狂且。”
      ▶毛传:“子都,世之美好者也。狂,狂人也。”
      ▶《孟子•告子上》:“至于子都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