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吴仲圭平远图》 松根似可缚茅屋,沙尾亦足容渔矶。

松根似可缚茅屋,沙尾亦足容渔矶。

意思:松树根似乎可以绑茅草屋,沙尾也足以容纳钓鱼矶。

出自作者[明]鲍恂的《题吴仲圭平远图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生活的优美诗篇,它以细腻的笔触,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。 首先,诗的开头几句描绘了苍茫的山脉、葱茏的树木、碧绿的江水和落日的余晖,给人一种壮丽而宁静的感觉。“双帆忽从江上归,影落斜阳湿秋水”这句,以双帆为引子,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江面,落日的余晖洒在江面上,使得江水都染上了温暖的色彩,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。 接着,“林阴苍莽鸟不飞,石径蹭蹬行人稀”这两句,描绘了山林中幽静、寂寥的景象,鸟儿不再飞翔,石径崎岖,行人稀少,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。这种景象与前几句的壮丽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更加强调了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好。 “松根似可缚茅屋,沙尾亦足容渔矶”这两句则描绘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,他想象着在松树下搭建茅屋,在沙尾设置渔矶,过上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。这种生活虽然简单,但却充满了诗意和美感,让人向往。 最后,“我尝西游倚江阁,极目长空入寥廓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。他曾经在西江的江阁上远望,看到了广阔的天空和无尽的景色,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生活的美好。这种感受让他更加坚定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。 总体来说,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,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。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,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伟大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,让人感受到了友情和希望的温暖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苍山遥遥几千里,绿树参差碧烟起。
双帆忽从江上归,影落斜阳湿秋水。
林阴苍莽鸟不飞,石径蹭蹬行人稀。
松根似可缚茅屋,沙尾亦足容渔矶。
我尝西游倚江阁,极目长空入寥廓。
好山不肯过江来,恨不乘风跨黄鹤。
吴君画手当代无,落笔何年成此图。
安能著我岩壑底,相觅老樵寻钓徒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松根

    读音:sōng gēn

    繁体字:鬆根

    意思:
     1.松树的根。
      ▶唐·王绩《游北山赋》:“杞叶煎羹,松根熘醥。”
      ▶宋·唐慎微《重修政和证类本草•木•松脂》:“松根白皮,主辟谷不饥。”
     

  • 沙尾

    读音:shā wěi

    繁体字:沙尾

    意思:滩尾,沙滩的边缘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春水》诗:“三月桃花浪,江流复旧痕。朝来没沙尾,碧色动柴门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端《荆门歌送从兄赴夔州》:“沙尾长樯发渐稀,竹竿草屩涉流归。”<

  • 茅屋

    读音:máo wū

    繁体字:茅屋

    短语:庵 草房

    英语:cottage

    意思:亦作“茆屋”。
     用茅草盖的房屋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桓公二年》:“清庙茅屋。”

  • 缚茅

    读音:fù máo

    繁体字:縛茅

    意思:(缚茅,缚茅)
    亦作“缚茆”。
     谓盖造简陋的房屋。茅,谓茅屋。
      ▶明·宋濂《宝盖山实际禅居记》:“非有绝念之深功,不能超出死生而入常寂之场,子盍缚茅于重山密林而究明

  • 足容

    读音:zú róng

    繁体字:足容

    意思:I
    脚走动时的姿态。
       ▶《礼记•玉藻》:“君子之容舒迟,见所尊者齐速。足容重,手容恭,目容端,口容止,声容静,头容直,气容肃,立容德,色容庄,坐如尸。”
    II

  • 渔矶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。 唐 戴叔伦 《过故人陈羽山居》诗:“峯攒仙境丹霞上,水遶渔磯緑玉湾。” 清 曹寅 《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》诗:“ 吴 船快于马,迟我坐渔磯。”

    读音:yú jī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