赖得泉声引归路,泉声鸣咽路高低。
意思:幸亏得到泉水引回路,泉水声呜咽路高低。
出自作者[明]唐寅的《题画廿四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绿阴清画白猿啼,三峡桥边路欲迷。赖得泉声引归路,泉声鸣咽路高低》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生活的诗篇。它以生动的语言,描绘了三峡桥边独特的景色,以及白猿啼叫的声音,使人仿佛置身于这个美丽的地方。
首句“绿阴清画白猿啼”,直接描绘了桥边绿树成荫,清澈的河水在树荫下流淌,白色的猿猴在树枝间啼叫。这里的“绿阴”和“清画”都是对自然环境的赞美,而“白猿啼”则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。
“三峡桥边路欲迷”一句,将视线转向了桥边的道路,描绘了三峡桥边的道路曲折、幽深,让人感到迷茫和神秘。这里的“路欲迷”不仅是对道路的描述,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片自然风景的喜爱和留恋。
“赖得泉声引归路”一句,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。他因为听到了泉水的潺潺声,找到了回家的路,表达了他对泉声的感激之情。这里的“赖得”表示诗人对泉声的依赖和喜爱,也暗示了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安慰和寄托。
最后一句“泉声鸣咽路高低”,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声音和道路的高低起伏。这里的“鸣咽”形容泉水的声音,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,而“路高低”则描绘了道路的曲折和变化。这一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,也使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,描绘了三峡桥边独特的景色和白猿啼叫的声音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泉声的感激之情。诗中的自然风景和生活细节,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