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土屋》 慎勿慕华屋,浇漓非至德。

慎勿慕华屋,浇漓非至德。

意思:不要追求华丽的房屋,浮薄不到德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时的《土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简陋的土屋,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崇尚和对于华丽虚荣的追求的否定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: 首句“土屋枕荒陂,周回仅容席。”描绘了土屋的位置和大小,土屋靠在荒凉的陂边,周围只够放下一张席子,简陋而寂静。这反映了作者不慕繁华,甘愿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态度。 “环堵异营窟,犹遗古风质。”描述了土屋的围墙虽然不同于军营的堡垒,但仍然保留了古老的风貌和质朴。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古老朴素生活的赞美。 “功虽劳版筑,身自有余力。”这句话说明了虽然建造土屋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,但身体仍然有余力,表达了作者对勤劳和自力更生的赞扬。 “依户凿圆窦,寒光度如璧。”这句话描绘了土屋的窗户,虽然简陋,但光线如同玉璧一样明亮,足以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。 “户开迎温风,冬墐可栖息。”这句话表达了土屋虽然简陋,但夏天可以打开窗户迎接凉风,冬天可以密闭保暖,是一个可以安居的好地方。 “胡为栋宇丽,但免风雨阨。”这句话提出了作者对于华丽建筑的看法,他认为虽然华丽的房子看起来令人羡慕,但只有简陋的土屋才能避免风雨的困扰。 “安居自宽暇,见者徒逼仄。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满足感,认为只有安心居住在简陋的房屋中,才能享受到宽敞舒适的生活,而那些追求华丽房子的人只会感到局促不安。 “寄言邻舍翁,各自适汝适。”这句话是作者对邻居老人的寄语,希望他们都能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,不要盲目追求别人的生活方式。 “慎勿慕华屋,浇漓非至德。”这句话是作者的忠告,劝诫人们不要贪图华丽的房子,因为贪婪和虚荣并不是一种高尚的品德。 整首诗以土屋为题材,通过描绘土屋的简陋和朴素,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崇尚和对于华丽虚荣的追求的否定,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人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土屋枕荒陂,周回仅容席。
环堵异营窟,犹遗古风质。
功虽劳版筑,身自有余力。
依户凿圆窦,寒光度如璧。
户开迎温风,冬墐可栖息。
胡为栋宇丽,但免风雨阨。
安居自宽暇,见者徒逼仄。
寄言邻舍翁,各自适汝适。
慎勿慕华屋,浇漓非至德。
作者介绍
杨时(1020年-1071年),字龙池,号文伯,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、政治家和文学家。他出身世家,曾担任过几个官职,包括监察御史、侍御史等,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,受到流放等处罚。杨时一生著述颇丰,尤以诗文、书法成就最为突出。

在文学方面,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,以清新明丽著称,代表作品有《渔家傲·秋思》、《忆江南·江南好》等近百首佳作。在诗歌创作方面,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,他的诗歌清新朗逸,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,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。

在书法方面,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,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,自由自在,有“杨文伯之草”之称。杨时擅长于楷、行、草三种书体,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“飞白神韵”,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浇漓

    读音:jiāo lí

    繁体字:澆灕

    意思:(浇漓,浇漓)
    亦作“浇醨”。
     
     1.浮薄不厚。多用于指社会风气。
      ▶南朝·齐·王融《为竟陵王与刘虬书》:“淳清既辨,浇灕代袭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

  • 华屋

    读音:huá wū

    繁体字:華屋

    详细释义:华美的房屋。史记?卷一二六?滑稽传?优孟传:『楚庄王之时,有所爱马,衣以文绣,置之华屋之下。』宋?苏轼?贺新郎?乳燕飞华屋词:『乳燕飞华屋,悄无人,桐阴转午,晚凉新浴。』<

  • 至德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最高的道德;盛德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阴阳之义配日月,易简之善配至德。”《论语·泰伯》:“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。”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论至德者不和於俗,成大功者不谋於众。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 荀君 清识难尚, 钟君 至德可师。”

    读音:zhì dé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