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次歆琳老中秋月》 玉斧修轮灭玷痕,金精铸魄凝寒清。

玉斧修轮灭玷痕,金精铸魄凝寒清。

意思:玉斧修轮灭污点痕,金精铸造灵魂凝寒清。

出自作者[宋]毛滂的《次歆琳老中秋月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玉斧修轮灭玷痕,金精铸魄凝寒清》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诗篇,它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欣赏。 首联“玉斧修轮灭玷痕,金精铸魄凝寒清”,以玉斧和金精的意象,描绘了自然之美的纯净和冷峻。玉斧象征着纯洁无暇,修轮灭玷痕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净化心灵的效果。金精铸魄凝寒清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的冷峻和坚硬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赞美之情。 颔联“缀云都去秋心净,囊露新添夜眼明”,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之美的静谧和生机。缀云都去秋心净,描绘了秋天的景色,云彩点缀着天空,而秋心净则表达了自然的纯净和宁静。囊露新添夜眼明,则以露珠比喻自然之美的生机和活力,夜眼明则表达了自然之美的明亮和清晰。 颈联“气接瑶台端可御,地漫银汉定谁倾”,则以气势磅礴的意象描绘了自然之美的宏伟和壮丽。气接瑶台端可御,表达了自然之美的高远和宏伟,瑶台则象征着仙境。地漫银汉定谁倾,则以银河比喻自然之美的广阔和深邃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。 尾联“何时天竺山前路,细听烟崖坠子声”,以期待和向往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期待。天竺山前路,暗示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,细听烟崖坠子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之情。它以生动的意象、精炼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。同时,它也启示我们,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宁静,去欣赏和赞美我们周围的美好事物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玉斧修轮灭玷痕,金精铸魄凝寒清。
缀云都去秋心净,囊露新添夜眼明。
气接瑶台端可御,地漫银汉定谁倾。
何时天竺山前路,细听烟崖坠子声。
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
毛滂(1056——?约1124),字泽民,衢州江山石门(今属浙江)人。生于“天下文宗儒师”世家。父维瞻、伯维藩、叔维甫皆为进士。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,北宋元丰二年(1079),与西安(今衢州)赵英结为伉俪。,卒于宣和末年。有《东堂集》十卷和《东堂词》一卷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寒清

    读音:hán qīng

    繁体字:寒清

    意思:
     1.《山海经•中山经》:“又东南五十里,曰高前之山。其上有水焉,甚寒而清,帝臺之浆也,饮之者不心痛。”后以“寒清”指寒凉而清澈的酒。
      ▶唐·皮日休《奉和鲁望看压新醅》

  • 玉斧

    读音:yù fǔ

    繁体字:玉斧

    意思:
     1.以玉饰柄的斧子。亦作为斧的美称。
      ▶《南史•陈纪上•武帝》:“公夙驾兼道,衣制杖戎,玉斧将挥,金钲且戒,祅酋震慴,遽请灰钉。”
      ▶《礼记•明堂位》“冕而舞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