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瘿盆》 不若刳为太古尊,满斟明水羞百神。

不若刳为太古尊,满斟明水羞百神。

意思:不如将为太古代高,满斟明水美味百神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瘿盆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瘿盆的形象和它被使用的场景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独特的想象力,赋予了瘿盆生动的形象和生命力。诗中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,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,富有音乐美。 诗人通过对瘿盆的描绘,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,同时也对社会风俗进行了寓言式的批评。诗中的瘿盆虽然外表丑陋,但却被用来作为饮具,承载着人们的欢乐。诗人通过这种形象,暗示了人们应该更加注重事物的内在价值,而不是仅仅关注外表。 整首诗的主题深刻,寓意深远,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独特的语言表达,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瘿盆生以丑自鬻,突兀当轩耸群目。
海蛙门怒腹斡张,耆交蟠蛰鳞鬐秃。
昔时仙客浮孤槎,波痕渍朽成凹洼。
蜀都买卜置之去,乐来流落严遵家。
谁逢好事得宝蓄,裁供盥濯真可辱。
况为饮具承欢娱,未必蟠根胜珠玉。
不若刳为太古尊,满斟明水羞百神。
凷桴苇筌芦忠信,坐使风俗还深淳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明水

    读音:míng shuǐ

    繁体字:明水

    英语:open fire

    意思:古代祭祀所用的凈水。
      ▶《周礼•秋官•司烜氏》:“以鑑取明水于月。”
      ▶孙诒让正义:“窃意取明水,止是用鑑承

  • 太古

    读音:tài gǔ

    繁体字:太古

    短语:邃 古代 古 先

    英语:immemorial

    意思:远古,上古。
      ▶《荀子•正论》:“太古薄葬,故不抇也。”
     

  • 不若

    读音:bù ruò

    繁体字:不若

    英语:not as good as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如;比不上。
      ▶《墨子•亲士》:“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。”
      ▶唐·柳宗元《非国语上•不

  • 水羞

    读音:shuǐ xiū

    繁体字:水羞

    意思: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。
      ▶南朝·齐·王融《谢司徒赐紫鲊启》:“东越水羞,实罄乘时之美;南荆任土,方揖鲊鱼之最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刘孝威《谢东宫赉藕启》:“凡厥水羞,莫敢相

  • 百神

    读音:bǎi shén

    繁体字:百神

    意思:指各种神灵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周颂•时迈》:“怀柔百神,及河乔岳。”
      ▶《孟子•万章上》:“使之主祭,而百神享之,是天受之。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杜邺传》:“上帝百神收还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