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道院秋夕》 却讶西楼降仙子,玉笙吹彻万家寒。

却讶西楼降仙子,玉笙吹彻万家寒。

意思:却惊讶西楼下仙子,玉笙吹彻一万家寒。

出自作者[明]谢榛的《道院秋夕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秋河一带月光团,露坐空除夜欲阑。却讶西楼降仙子,玉笙吹彻万家寒》是一首优美的夜坐诗,通过对夜坐情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。 首句“秋河一带月光团”描绘了秋夜的景象,月光如团,洒在秋河之上,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。这句诗将月光与秋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,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。 “露坐空除夜欲阑”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夜坐情景。露坐,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愉悦,而“夜欲阑”则暗示时间已经很晚,但诗人却丝毫没有倦意,仍然沉浸在美丽的秋夜之中。 “却讶西楼降仙子”一句,诗人将目光转向西楼,惊讶地发现那里仿佛降下了一位仙子。这里的“降仙子”形象地描绘出西楼的美丽和神秘,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。 “玉笙吹彻万家寒”是全诗的高潮和点睛之笔。诗人用“玉笙吹彻”来形容音乐的优美动听,而“万家寒”则表达了音乐带给人们的温暖和舒适感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愉悦和满足。这句诗将音乐的美妙与秋夜的宁静相结合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秋夜美景和夜坐情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欣赏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音乐的赞美,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,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秋河一带月光团,露坐空除夜欲阑。
却讶西楼降仙子,玉笙吹彻万家寒。
作者介绍
谢榛(1495~1575)明代布衣诗人。字茂秦,号四溟山人、脱屣山人,山东临清人。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,流传颇广,后折节读书,刻意为歌诗,以声律有闻于时。嘉靖间,挟诗卷游京师,与李攀龙、王世贞等结诗社,为“后七子”之一,倡导为诗摹拟盛唐,主张“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,熟读之以夺神气,歌咏之以求声调,玩味之以裒精华。”后为李攀龙排斥,削名“七子”之外,客游诸藩王间,以布衣终其身。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,功力深厚,句响字稳,谢榛诗文,著有《四溟集》共24卷,一说10卷,《四溟诗话》(亦题《诗家直说》)共4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玉笙

    读音:yù shēng

    繁体字:玉笙

    意思:
     1.饰玉的笙。亦用为笙之美称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刘孝威《奉和简文帝太子应令》:“园·绮随金辂,浮丘侍玉笙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菩萨蛮》词:“玉笙不受朱唇暖,离声凄

  • 万家

    读音:拼音:wàn jiā 五笔:dnpe

    万家的解释

    词语分解

    • 万的解释 万 (萬) à 数目,十个一千:万户侯(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,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。后泛指高官)。 喻极多:万物。万方(.指全国和世界各地;.
  • 家寒

    读音:jiā hán

    繁体字:家寒

    意思:家境贫寒。
      ▶《醒世恒言•马当神风送滕王阁》:“王勃答道:‘家寒窘迫,缺乏盘费,不能特达,以此流落穷途,有失青云之望。’”
      ▶《警世通言•小夫人金钱赠年少》:“夫人暂住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