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耕始觉投吴早,雪恨终嫌入郢迟。
意思:退耕才发觉到吴国早,下雪憾嫌入郢慢。
出自作者[明]徐渭的《伍公祠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,通过对吴山东畔伍公祠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。
首联“吴山东畔伍公祠,野史评多无定时。”描绘了伍公祠的地理位置和野史评述的不定。吴山东畔,是一个具体的地点,暗示了伍公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。而野史评多无定时,则表达了历史评价的不确定性,暗示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。
颔联“举族何辜同刈草,后人却苦论鞭尸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伍公家族的遭遇和后人的苦难。伍公家族被无辜牵连,如同被割草一般,反映了历史的残酷性。而后人却苦苦讨论鞭尸,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不同看法和理解。
颈联“退耕始觉投吴早,雪恨终嫌入郢迟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伍公投吴早退的看法。伍公过早地退耕,可能错过了更好的时机,因此感到遗憾。但是,这也可能是他为了复仇而必须做出的选择。作者认为这可能是伍公的无奈之举,但也为他感到遗憾。
尾联“事到此公真不幸,镯镂依旧遇夫差。”最后两句诗再次强调了伍公的不幸遭遇。即使伍公最终成功复仇,但仍然感到不幸的是,他在遇到夫差时就已经注定了他未来的命运。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伍公的同情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吴山东畔伍公祠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。它提醒我们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,也让我们思考历史人物的命运和选择。这首诗的深度和思考性非常强,值得一读。